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乐舞图》壁画复原秀在洛阳上演
《乐舞图》壁画复原秀在洛阳上演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8/7 10:52:37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数:

        8月3日,一场唐代壁画复原秀在隋唐洛阳景区明堂上演。14名汉服爱好者分别还原壁画中女乐工、舞者、男乐工等,展现出唐朝歌舞升平的盛世华章,带领游客感受大唐气韵。

 

       据介绍,此次复原秀围绕出土自韩休墓墓室东壁的《乐舞图》壁画展开。这幅壁画幅宽392厘米、高227厘米,整幅画面共绘14人,其中女性人物为典型的唐人形象,男性人物则为胡人形象,中间有一男一女合乐起舞,画中的人物表情生动、形象逼真。

       画中还有演奏箜篌、琵琶、排箫、铙、筚篥的乐手,以及跳胡旋舞的舞者,这些乐手演奏的部分乐器和舞者所跳的胡旋舞,均是来自西域,复原秀对这一场景进行高度还原,因复原带来的穿越感也令现场游客惊艳,感叹仿佛“穿越”千年前的大唐盛世。

       复原秀并非首次。今年4月,“古墓探宝 妙游地宫”活动对洛阳古墓博物馆馆藏壁画进行个性活化展示,高度复原《妇人启门图》中的人物服饰、妆容、动作、场景并拍摄成片。传世壁画复原再现,文博宝藏与现代辉映碰撞。画中人翩翩而出,真实展现北宋生活风貌,在洛阳重逢千年前惊艳的宋“美人”,感受一眼千年的历史文化魅力。活动还组织12名古乐演奏者编排古乐曲目,以明代《歌乐仕女图》壁画为蓝本复原演出造型。

 

       今年7月,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简称应天门)北广场,身穿圆领袍、头戴胡帽的“胡人”,牵着一头骆驼,从应天门缓步走向明堂天堂。“这是真骆驼啊!”“我是在电视剧的拍摄现场吗,这场景仿佛穿越了一样。”看到“驼铃阵阵”的现场版,不少游客惊叹不已,纷纷上前合影留念。

       据该复原秀负责人介绍,这一场景是对壁画《胡人牵驼载丝》的复原。2005年,唐安国相王孺人墓于今翠云路与厚载门街交叉口附近被发现,考古过程中,《胡人牵驼载丝》壁画于墓中被发掘,现藏于洛阳古墓博物馆。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描绘的是一个西域胡人牵驼而行,骆驼背上驮着数卷丝绸,生动反映了当年丝绸之路的繁盛。壁画历史信息丰富,对了解唐代丝绸之路上商人的出行方式、货物类型、行囊装备等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同在应天门北广场的,还有一位头戴孔雀冠的女子,她骑乘在马上,手拿鼓槌敲击小鼓十分引人瞩目,这是对文物孔雀冠女俑的复原。据介绍,该文物出土自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孙女,滕王李元婴第三女金乡县主的墓葬中。

       马匹上的女子身穿圆领袍,头戴的孔雀冠尾部羽毛如同飞瀑一般散落在背部,极为华贵,孔雀形态也栩栩如生。现场,该复原秀的设计师向游客介绍,在隋唐时期,孔雀元素是异域的象征,而圆领袍也本是男装。孔雀冠女俑将异域元素与女穿男袍集结于一人身上,是唐代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表现。

 

       “复原秀中人物的服饰、妆容、道具等,均是对原型文物的复刻。希望市民和游客看过复原秀再到博物馆看文物,能对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复原秀相关负责人说,洛阳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期待用这种文物“活化”的方式,拉近游客和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体悟神都风华,感受华夏文明承载的厚重历史。

(作者:王雪娜 通讯员 赵奕鼎 牛林林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