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洛阳:靠传统聚“文气”“商气”“人气”
洛阳:靠传统聚“文气”“商气”“人气”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5/16 14:58:11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 点击次数:
          敷粉、施朱、画眉、点唇,穿上大袖衫,戴上金步摇……在洛邑古城一家汉服体验馆,经过精心装扮,原本一身潮牌的安徽游客赵盈,成功变身“大唐公主”。

         “随处可见的古建筑,与汉服完美适配!”赵盈朋友圈的自拍,得到众多好友点赞。

         应天门上穿越盛唐,十字街内遍尝美食,博物馆里探秘古都……每逢节假日,“人从众”成为河南洛阳的常态。

         从社交平台的一波波刷屏,到朋友圈的一次次分享,河南洛阳缘何频频“出圈”?

         这得益于在传承文脉上,洛阳将文化遗存融入大众生活。

         “恭喜你们通过诗仙的考验!”在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东侧的大唐萌宫故事主题园内,8岁的欣欣和爸爸魏铭在数字模拟空间里,背诗词、讲历史,层层闯关。

         “以前只知道我们住在遗址上,但跟它没有太多亲近感。”洛阳人魏铭说,这几年,各类沉浸式项目的推出,“真正让我感觉到,历史文化就在百姓身边,在日常生活里。”

         洛阳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从“保起来”“美起来”,进入到“活起来”的新阶段。

        现在,走进洛阳,第一印象就是串联起来的文脉:定鼎门、天街、天津桥、应天门、明堂天堂……

        “连片扩面的保护展示工程,让市民和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有效提升了洛阳古都的辨识度。”洛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薛善民说。

        洛阳的“火爆”,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早上8点,位于洛邑古城附近的一家汉服体验店内,店主小优和4名化妆师已经忙碌起来:“营业一年来,几乎没有过淡季,遇到节假日,每名化妆师每天至少要完成15个人的汉服妆造。”

          2023年至今,“洛阳汉服”频频登上热搜,面对“泼天流量”,洛阳顺势提出打造汉服文化IP。目前,洛阳汉服相关商家已超过1200家,业态涉及汉服租赁妆造、拍摄跟妆、角色扮演、研学旅行等,带动从业人员1万余人。

         如何才能长久抓住“流量密码”?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刊颇有感触:“创新一定要持续!”

          从《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舞蹈作品叫响全网,到VR体验、文创产品备受青睐……洛阳以颠覆性创意助推文化“出圈”,以沉浸式体验升级产品场景,用一个个文化IP的创新化表达,打破历史与现实、国风与潮流、线上与线下、文化与商业的界限。

         城市流量,正在持续转化为发展实效。去年,洛阳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9%,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5%、9.5%。

          洛阳的“出圈”,更少不了聚合人气、融合“商气”与“文气”的探索。

          “美好的咖啡香,糅进千年古都的旧时光,这是古街独有的味道!”坐在铜驼暮雨特色商业街区的一家咖啡馆内,江西游客林静打开朋友圈,记录下此刻的惬意。

          作为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铜驼暮雨”,这条在原址上复建开市的商业街,将历史典故与时尚业态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来常来。

           如何让老街重焕荣光?近年来,洛阳用渐进式、小尺度进行微更新,将历史文化融入街道建设和改造,用新场景、新潮流、新玩法“唤醒”老街区。

           摊开洛阳地图,可以发现,遍布全市的特色商业街区多达65条。在洛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祖良军看来:“是‘商气’和‘文气’,共同带来火爆的城市人气。”

           这便是洛阳魅力的明证:去年全市接待游客1.35亿人次,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今年春节假期,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次位居全省第一。
(作者: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智慧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