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五一假期,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寻访古乌金
五一假期,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寻访古乌金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5/2 10:05:04 来源:正观新闻 点击次数: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月前后,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古以来,农业耕作便离不开合适的农具,而合适的农具必须要由合适的材料打造。自秦汉以来,铁就成为铸造包括农具在内的各种生产工具的主要材料。因其质地坚硬,有乌黑色的光泽,又名“乌金”。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继续免费开放,向公众普及汉代冶铁与传统农业知识。

 

        农业生产所用的铁镰刀、铁犁铧、铁锹等等铁制农具,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汉代,汉朝人收麦子用的铁镰刀是什么样子的?汉朝犁地用的铁犁铧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这些铁农具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这些疑问都可以得到答案。从5月1日到5月5日,古荥馆每日上午都举行“淬匠心之火,铸时代之梦——免费讲解活动”。由专业的讲解人员向公众悉心讲解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以及铁器制作的历史,介绍馆藏文物中蕴含的历史知识。
        “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五一”劳动节当天,古荥馆还开展了“持工匠之钥,开历史之门——与文物‘面对面’”特别活动。当天,博物馆打开展柜,主动向观众掀开馆藏文物的神秘面纱,邀请来馆观众近距离观赏、触碰馆藏铁器文物——汉代铁六角承。在文物保管专员的指导与帮助下,来馆观众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积极参与活动。观众们或俯身仔细观察、或戴上手套触摸文物、或热情地与文物合影拍照,与汉代铁器文物来一场“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让观众与文物“面对面”,看上去似乎只是少了一层玻璃,实则给观众送上一次亲身接触文物,以手抚摸感受文物质感,以眼细致观察文物肌理,感知千年历史脉络的独特体验。

 

         汉家炉火成陈迹,锈迹斑驳铁已销。冶铁遗迹虽犹在,千年文物虽可触,但早已不似当年,布满的只有时间留下的痕迹,看不见昔日冶铁工场的熙熙攘攘,听不见人声与打铁声的嘈杂。为了让来馆游客更好地感受汉代“河南郡第一冶铁工场”全盛时期的热闹景象与规模宏大的生产画面。古荥馆还推出“元宇宙沉浸式体验活动——VR逛博”“能工巧匠来炼铁——体感互动游戏”两项特色活动。通过现代技术,重现汉代景象。在活动中,场馆内工作人员帮助来馆观众戴上博物馆免费提供的VR设备,站在汉代冶铁高炉遗址旁,游客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汉朝人的生活与生产画面,体会当时世界最大冶铁高炉的壮观景象。在古荥馆互动展厅里,通过智能体感游戏,观众化身成为汉代冶铁工匠,投入冶铁工作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汉代铁匠的日常生活,体验各式各样汉代铁器产品的打造。这些技术产品与遗址博物馆相结合,给来馆观众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在别的地方体验不到这种经历,我觉得这才是来到博物馆参观的意义。”一位游客在馆内的留言簿上写到。
        除了以上这些,“五一”节假日期间,古荥馆还开展了“献给劳动者的花朵——手工制作超轻黏土花朵”“藏在印章里的‘河一’——盖章打卡活动”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力求为来馆观众献上最好的博物馆服务,带来最不一样的体验。

(作者:彭茜雅 通讯员 王羿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