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绿道,蜿蜒向前,一侧是奔流的黄河,一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漫步其中,心旷神怡。
市民在黄河岸边露营 梅占国 摄
2024年4月初,晴好天气居多,清明假期、牡丹文化节接踵而至,黄河岸边成了热门打卡地,在河南洛阳,不少市民和游客沿着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收获了一路美景和好心情。
“以前这条路是土路,如今环境非常好,成了我们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李兴喜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孟津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他而言,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的修建既给了他更好的居住环境,也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
在新安北部,几乎贴着黄河蜿蜒向前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也成了自驾游爱好者的“宠儿”。
近年,洛阳市加快建设和完善沿黄通道,使之成为黄金旅游通道、绿色生态通道、经济发展通道。纳入河南省四大“1号旅游公路”建设范围后,原先的沿黄通道成为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沿黄县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孟津白鹤段 赵硕 摄
“建设沿黄通道的目的是增强行车舒适性、安全性,提升道路景观,完善服务设施,弘扬黄河文化。依托黄河沿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高效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公路。”洛阳市交通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市境内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主要分布在新安、孟津境内。
孟津段西起孟津与新安交界处、东至孟津与巩义交界处,全长约121公里。孟津投资10.5亿元完成改建任务,将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龙马负图寺、万羽洲湿地公园、西霞院、小浪底等风景区串联起来。同时,新建河图、西霞、古渡等驿站,崔岭观、宁嘴山、堡子、神鲤台、津西等20多个观景台及生态停车场,形成乡村休闲、文旅、康养、运动等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增长点。
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新安仓头段 赵硕 摄
新安段起于该县仓头镇王村与孟津交界处,接孟津段沿黄生态道路继续向西,止于新安与渑池交界处,全长160.9公里。新安段以鹰嘴山、万山湖、大河田园、龙潭大峡谷、黛眉山景区为核心,串联起沿线沟域经济示范带和散布的景观单元,打造了5个景观节点、5个民宿集群及露营地、航空飞行基地等,助力沿线5.5万名群众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
据了解,洛阳市境内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已于2021年投用,目前正在进行更多配套设施建设,以期通过提质更好助力文旅发展、乡村振兴。
“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上述负责人说,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会越建越靓,成为洛阳文旅新亮点。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