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2024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天气晴好,游客出行意愿强烈,踏青赏花游热辣滚烫、历史文化游呈井喷态势,返乡探亲游、城市周边游、短途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各景点、场馆人潮涌动,迎来了春节后第一波旅游高峰。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清明假期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开封“在河南开封,踏春巡游、古风展演等热闹进行,人们驻足观看,欢乐互动。
记者从开封市文广旅局获悉,综合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博场馆、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数据情况,经汇总测算,开封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36.3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6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28.96%和51.8%,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34.2%和138.8%。
以“新”出彩,大力激活文旅消费
据悉,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理念,聚焦年轻化消费和沉浸式体验。景区游客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占比60.16%,超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住宿游客年龄同样集中在20-29岁,占比67.63%,超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省外游客占比35.15%,超去年同期20个百分点;过夜游客占比46.11%,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男女比例较为平衡,男性游客占比51.01%,女性占比48.99%。
其次,为抢抓假期旅游市场,各行业单位充分挖掘、整合、组织、策划“文旅+”“+文旅”,因地制宜优化产品线路,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出台多种让利优惠政策,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推介造势,受到游客和市民广泛好评。清明节前开封市多部门联合在前期摸底全市早餐美食,并海选出首批115家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早餐店,发布“开封传统特色早餐地图”,进一步方便来汴游客“吃开游汴 品味宋潮”。开封市智慧文旅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及线上OTA数据显示,旅游住宿订单同比增长近10倍,各类“门票+民宿”订单更是环比增长超3倍。非遗、文创、老字号进景区、进街区,着力打造多元多彩文化盛宴,传承传统文化。
各景区积极打造旅游休闲新场景新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清明上河园作为全国首批24家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飞跃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带领游客穿越千年历史画卷,一览宋代盛景;万岁山武侠城每天下午开启“罗刹海市”万人剧本杀,N组幻境沉浸互动。小长假期间,全市人均消费533元,同比增长2.7%。
突出清明,丰富特色产品供给
据了解,4月2日,我们的节日—202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文化节将持续到4月10日,将举办非遗市集、诗歌朗诵会、成语典故大会、太极拳健身展演、黄河越野跑、传统特色美食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游客一起领略“宋韵清明”。清明上河园举办国际优秀空竹展演、宋“潮”春日运动会、第三届国际风筝节,推出清明文化节版《大宋·东京梦华》。
万岁山武侠城举办“清风识你·龙跃东方”主题活动,通过宋潮快闪、龙灯巡游、马车巡游、宋潮市集、万千各式灯笼等展现传统节日礼俗;开封府举办2024版北宋开封府清明颁新火大典、包公赠柳、仪门投觳(hú)、手绘风筝活动;翰园碑林的国潮汉服艺术体验节将国潮汉服文化与艺术体验深度融合,文化活动、艺术体验、免费汉服、行为艺术、宋代NPC、四雅展示、乐器演奏、大师出摊、翰园夜游等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爱上“国潮文化艺术”;启封故园围绕岳飞文化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活动主题为“追忆民族魂,同抒爱国情”,活动内容共分5大类型,20个小项;天波杨府、禹王台、金明大道、马家河畔、兰考焦桐花园开启郁金香、樱花、蔷薇、洋甘菊、泡桐花赏花大会,成为春季赏花游主要打卡地。
文旅融合,彰显文化开封底色
持续放大传统文化效应,坚定“宋文化看开封”的自信和底气,强力推进“文旅强市”建设,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清明上河园《东京保卫战》每天加演1场,《大宋东京梦华》3天共演出8场;万岁山武侠城《打铁花》《三打祝家庄》每天加演1场,《国际大马戏》每天加演3场,每场演出均座无虚席,气氛火热。
开封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等文博场馆围绕清明节传统文化开展了“诗词话清明”诗词大会、“宋人词话”主题研学活动、趣味清明——投壶活动、春风得意“筝”少年——清明节风筝制作体验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其中市博物馆假期连续三天发布限流公告,“文化过节”气氛浓厚;爱思嘉农业嘉年华开展“野”在春天里——田野里的自然课堂,通过参观六大农业主题场馆、展示中原时期各种传统农作物、耕作工具、浇灌工具、运输工具等特色场景,并组织游客进行传统农事活动体验,让游客深度体验清明文化的意义。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