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二月二 龙抬头丨春日来洛阳,边耍边“充电”
二月二 龙抬头丨春日来洛阳,边耍边“充电”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3/12 9:38:15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二月二也是“踏青节”,春游正当时。不仅是赏春踏青好季节,也是学习“充电”的好时节。

         记者整理“踏青篇”“充电篇”,带你沉浸式体验春日美好。

· 踏青篇

第一站:洛阳龙门石窟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在这里与时空对话,感悟千年石刻艺术。

          “春日上龙门山,登高望远,图个好彩头。”3月9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东北游客李欣桐带着家人登山踏青。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而如今,单纯的景区“观赏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李欣桐一家人对于旅游“沉浸式体验”的新期待。

 

          在龙门石窟景区龙门古街上的《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光影流转间,观众沿着历史长河,完成一场极致多彩的文化巡游。

          “数字科技赋能,千年历史‘动’起来。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觉得不虚此行。”龙门石窟景区市场管理部经理史丽华介绍,《无上龙门》以龙图腾开场,穿越几千年历史的洛阳城,全息天幕依次展现鱼跃龙门、石窟开凿、盛唐神都、飞天牡丹等场景,13分钟视觉盛宴,“浓缩式重演”洛阳和龙门的古老历史。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基本路线和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建设数字景区、数字度假区。

 

《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全息天幕秀 王雪娜 摄

           “龙门石窟景区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5G全覆盖智慧景区。”史丽华说,“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是旅游进入新业态之后面临的新考验。我们创新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从单纯的观光向可参与、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转变。”

         新文旅激发新活力,也带动“消费热”。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洛阳市累计接待游客1113.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其中,龙门石窟旅游接待量45.86万人次,上榜春节全国驾车出游十大热门景区。《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入选“2022智慧旅游创新项目”。

第二站:中国国花园

          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然而,3月11日,在中国国花园内,两朵“黑海撒金”、一朵“朱砂垒”牡丹已悄然绽放,为春日添彩。

 

牡丹品种:“黑海撒金”

 

牡丹品种:“朱砂垒”

(温馨提醒:目前中国国花园正提升改造,开园时间请关注“国花园”公众号)

第三站:瀍河朱樱塔

          “朱樱不少见,瀍壑尽阳光”。瀍河流经邙山,两岸遍是朱樱,万物回春,放眼望去,绿丛中樱桃露出朱颜,绵延数里,所以被称为“瀍河朱樱”。

 

瀍河朱樱 段万卿 摄

第四站:隋唐植物园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春意盎然,各式绿树成荫成林,曲径通幽,是拍摄写真的“神级”出片地。梅花、连翘花、红叶李、杏花、樱花、桃花、玉兰、迎春花将接力开放。

 

滴翠湖乘船游园 图片来源 河图网

 

图片来源:隋唐植物园

第五站:洛浦公园

         春和景明,洛浦公园的绿色草坪便拥有了令人心动的“魔法”。踏春,看花,放风筝,洛浦公园的春天有一切美好的元素……漫步洛浦公园,花草树木与虫鱼候鸟在此邂逅,与公园里仿古风格的景观相映衬,颇具韵味。

 

洛浦公园城市乐道 图片来源:洛阳旅游

 

徐文波 摄

第六站:望春门街、太康路

玉兰花的别名就叫望春,望春门街,如其名,春日玉兰盛开,行人纷纷驻足拍照,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的花朵似乎泛着星光,微风中摇曳。

 

太康路玉兰花开 图片来源:洛阳旅游

· “充电”篇

第一站:洛阳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是了解历史的窗口,也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场所。

        洛阳博物馆整体外观如方鼎屹立,寓意“鼎立天下”,造型气势恢宏,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沉淀于此,在这里一览千年河洛文明。

 

洛阳博物馆 图片来源:洛阳旅游

第二站: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如果说,考古是文明的“第一现场”,那么博物馆则是大家进入文明的“第二现场”,从发掘转向了收藏、展示。在这里,人类智慧被高度浓缩,大众得以与文明直面。

 

周鼎凯 摄

         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看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车辙……这里藏着“最早的中国”。

 

周鼎凯 摄

第三站: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将大运河文化“搬”进了展厅,走进其中,便可领略到千百年来运河沿岸的繁华与变迁,还可沉浸式体验“一粒米的漕运之旅”。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段万卿 摄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册资料……都在讲述着隋唐大运河不凡的成绩与过往。

 

古沉船 张光辉 摄

第四站:洛阳市图书馆

         柔和的灯光营造出温馨的阅读氛围,座椅摆放整齐有序。有的读者伏在桌旁,轻轻翻动着书页;有的读者低着头,聚精会神地记着笔记;还有的读者带着微笑阅读小说,沉浸在书中描绘的奇幻世界中。

 

书香洛阳 张光辉 摄

第五站:河洛书苑城市书房

          “微风吹,天门开,走在梨园中,如在桃源外。”走进书苑,满园竹藤,满眼古韵,感受古都洛阳特有的书香氛围。

 

宜人坊城市书房 刘冰 摄

 

兴洛湖城市书房 刘冰 摄

 

(作者:陈学桦 王雪娜 实习生 李佳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