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跨越千年,河南用甲骨文“字敬”世界
跨越千年,河南用甲骨文“字敬”世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2/4 9:46:32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点击次数:

        2月2日,郑州地铁紫荆山站热闹非凡,有人跳甲骨文广播体操;有人派发甲骨文红包和春联;大批乘客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驻足观看并参与其中。
        据了解,这是“了不起的甲骨文——老家河南‘字敬’世界”春节主题活动启动现场,甲骨文春联让现场乘客直呼“稀奇”,古老文字与传统民俗的结合,让该场活动在浓烈的春节氛围下,又一次普及了中华文字文化,一副春联诞生的背后,是创作者与甲骨文的不解之缘。

 

“字敬”世界 甲骨文春联受“疯抢”

       活动当天,幼儿国风诵读、甲骨文广播体操、甲骨文红包和春联派发等多场主题快闪活动精彩上演,吸引大批乘客和来自越南、印度、坦桑尼亚、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的留学生参与。
       甲骨文春联派发环节,得到现场乘客“疯抢”,准备的众多甲骨文春联,抵挡不住现场民众的热情,很快被“一扫而光”。乘客徐先生说:“这春联够特别,买也买不到,贴到家里多有文化氛围。”
       据悉,当天,地铁1号线开通“了不起的甲骨文——老家河南‘字敬’世界”主题专列。列车以甲骨文为主线贯穿,车头用小幅甲骨文百家姓图案拼成“龙图腾”,车尾则以甲骨文图案组合成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除此之外,地铁的6节车厢也是创意满满:1号车厢为“老家河南”,展示甲骨文版百家姓;2号车厢为“‘字’得其乐”,选择“喜”“福”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甲骨文字,送上美好祝福;3号车厢为“见字如面”,展示烩面、胡辣汤、黄河大鲤鱼等河南特色美食;4号车厢为“天地之中”,呈现河南方言“中”“排场”等,以乡音拉近距离;5号车厢为“刻骨‘鸣新’”,用甲骨文书写“我爱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6号车厢为“‘字敬’世界”,以甲骨文拼成登封观星台、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地标,形成中国文字与世界文化的连接。
       据悉,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河南国际传播中心、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今日消费承办,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顶端新闻、大河网、河南手机报、大河报、大河美术报协办。活动将持续至2月25日(正月十六)。

一副春联,翻遍整本甲骨文字典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嘉宾”,甲骨文春联以其古今融合的独特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此副春联以甲骨文呈现,佐以现代汉语(小字)帮助理解,上联为:兔去家家辞旧岁,下联为:龙来户户兆吉祥,横批:龙行龘龘。

 

        该副甲骨文春联由大河报·豫视频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顾问傅伟华,共同创作。
        中国春联丰富多彩,涵括各种美好寓意与祝福,但是要想用甲骨文创作一副春联,还是有一定难度。
        据傅伟华介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数量超4000字,但是其中比较常用的只有1000余字。
        “从这1000多字里面,写一副春联,可不简单,因为春联还讲究对仗、押韵,现代汉语的春联,有一个字不能用甲骨文‘翻译’,那这副春联就写不成了。” 傅伟华说,为写这副甲骨文春联,他翻遍了甲骨文字典。
        傅伟华表示,这次甲骨文春联的诞生,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计划再多写上几副甲骨文春联。
        他不仅写了甲骨文春联 还用钧瓷“复刻”了甲骨文
        这次甲骨文春联的创作者傅伟华,现年67岁,已经接触甲骨文14年。
        谈起这次甲骨文春联的创作,他说他与“春联”和“甲骨文”都有很深的渊源,“没想到这次将他俩合二为一了。”

 

         据傅伟华介绍,他年轻时,就在帮助亲戚乡邻写春联,这也奠定了他的书法基础,后来开始接触小篆和大篆,也就是那时候,开始对甲骨文有了了解,并逐渐开始练习甲骨文书法。
         “我还学过篆刻印章,有个这个经历,又想着除了把甲骨文写在纸上外,能不能完全按照甲骨文的呈现形式,将甲骨文写在‘甲骨’上。”
       “甲骨文与其他书体不太一样,因为它是用刀刻在兽骨或龟甲片上的 。”没有兽骨和龟甲,傅伟华想到了与钧瓷相结合。
       “以刀代笔的形式,将甲骨文镌刻在瓷器上,将咱黄河文明的两个文化元素甲骨文、钧瓷相融合。”傅伟华介绍,烧制的瓷器具有不怕水、不变形、不褪色、不腐烂的特性,将钧瓷和甲骨文融于一体,制成了釉面一侧色彩变化丰富、陶面一侧镌刻着甲骨文的“甲骨文钧瓷龟甲片”。
        傅伟华凭借自己的摸索,将甲骨文“复刻”在了钧瓷上。他的“甲骨文钧瓷龟甲片”,也在2018年取得专利证书
        对于文字文化的热爱,傅伟华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字根,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就出自咱们河南安阳,想着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把这古文字传承下去。”

(作者:杨晓楠、黄海明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