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的太极拳表演。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2023年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暨申遗成功三周年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的文艺表演。
活动现场的少林拳表演。
活动现场的文艺表演。
千年古县群贤毕至,太极圣地共襄盛举!12月17日,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2023年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下,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温县人民政府承办。
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至今已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自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温县坚持高标谋划、高位推动,改造提升了太极拳祖祠、太极拳博物馆、杨露禅学拳处、东沟等人文景点,精心打造了“印象·太极”沉浸式精品演艺,陈家沟景区入选202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今年8月份太极拳荣登国家名片、特种邮票正式发行。特别是今年9月份在焦作市“一赛一节”期间组织了太极·说唱对决赛,吸引游客2.4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太极拳、陈家沟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共享太极,共享健康”,温县将持续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持续加强“太极文化”品牌推广,高标准规划、综合性提升以陈家沟为核心的国家级康养旅游度假区,让太极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和光彩,为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贡献太极智慧和温县力量。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推广太极文化,从成立研究会到设立武术段位考评点,从主办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到与郑州大学合办太极拳学院,特别是12月17日正式施行的《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是焦作市制订的首部涉及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法规,也是我国首部关于太极拳保护的法规,为太极拳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积极打造高能级文旅,以国际化、高端化为方向,致力于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国养生地”,推动太极拳文化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持续擦亮太极圣地的城市名片。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快陈家沟景区建设,使其成为众多太极拳爱好者心中的“圣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太极文化产业,推动太极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太极拳真正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和“拳头产品”。
该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和海内外所有习练、研究太极拳的爱好者并肩同行,和全世界所有关心、支持太极拳的朋友们携手共进,继前人之智、成今世之功、开未来之局,坚持高水平保护、高品质传承、高质量发展,让太极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共享太极,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太极智慧”,提供“拳”的力量。
当天活动中,庆祝太极拳申遗成功三周年全球快闪视频正式发布,此外,大会还进行了太极拳实验室有关视频发布、《陈王廷创拳》咿啦绘本故事展示及Keep太极拳课程发布等。据介绍,太极拳实验室是在2022年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县人民政府、河南理工大学为推动太极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创新等而联合组建,于2023年建成投用,为太极拳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咿啦看书”借助动画书,用更新颖、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使太极拳走进万千家庭。时下最热运动APP “KEEP”则打造了一系列年轻、潮流的新太极系列课程,让大家足不出户、轻松入门、领悟太极魅力。
活动中,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太极拳展演、非遗舞蹈耍老虎和太极拳大胆融合的《太极耍虎》、沉浸式情景歌舞表演《美丽的陈家沟》等节目精彩上演,现场以广博的视角、绚丽的色彩、动人的演绎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据了解,与启动仪式同步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我跟大师学太极”公益培训活动,由太极拳七大社区组织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20人、市级传承人50人,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公益教学活动,传授太极拳套路、拳理拳法,举办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系列公益讲座;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成果展,组织开展包括太极拳“六进”成果展、非遗工作培训、非遗主题展览展示、主题摄影图展、特色短视频展播等宣传周活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重点打造“太极+”的概念,“活”起来、“亮”起来、“潮”起来的太极拳正在向我们走来。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