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获悉,《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2月17日正式施行。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已达数亿人。2020年,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焦作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对太极拳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有了更高要求。
《条例》的出台,填补了太极拳保护的法制空白,进一步规范细化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规定了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相关事项,对太极拳高质量保护和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界定了太极拳的概念。多年来,学术界、民间组织以及太极拳多个流派对太极拳的概念表述不一。《条例》起草小组多次深入温县等地调研走访,针对我市太极拳保护的现状,结合我国在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关于太极拳遗产项目的表述,对太极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明确了保护管理职责。《条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原则,针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太极拳保护发展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对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及文化和旅游、体育、发展改革、教育等部门的职责作出了规定,突出了温县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责任,对太极拳保护发展协调机制、太极拳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保护区域协作机制等作出了规定。
明确了宣传推广普及相关内容。为广泛开展太极拳推广普及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弘扬太极拳文化,《条例》将太极拳申遗成功日所在周设定为我市太极拳保护宣传周,规定政府应当设立公益性太极拳传习场所,组织编制简单易学、统一规范的太极拳推广套路。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创作体现太极拳元素的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与太极拳相关的展示展演、线上教学和课程开发等活动。
指明了太极拳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为加强太极拳与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高能级文旅,加快建设“山水富城·文武福地”,《条例》对完善太极拳文化旅游、传承实践配套设施,开发太极拳体验、休闲、研学、寻根等文化旅游项目,壮大太极拳演艺、游戏、动漫等文创产业,拉长培训、服饰、器械等相关产业链条,建设集健康养生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康养目的地等作出了规定。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