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郑州美术馆举办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在文艺爱好者及广大市民中间引起强烈反响,据悉,该展览自11月17日开展至今,吸引观众已超6万人,展览将持续到12月17日。
摄影《龙门石窟奉先寺全景图》 作者:曾宪平
近500件作品 吸引超6万人前来观看
据了解,本次展览活动自今年6月征稿以来,得到全省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基层群众、青年学生以及海外友人的踊跃参与,共收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短视频和民间文艺作品43800余件。
最终评选出美术作品118幅,书法作品57幅,摄影作品173幅,短视频10个,民间艺术及非遗类作品若干,共467件作品予以展出。展览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工作部署,引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赓续文脉、读懂中国,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原文化故事、中华文明故事、河南发展故事。
从11月17日开展至今,吸引观众超6万人,现场留言2000余条,最高单日观展人数超5000人。
剪纸《黄河魂 华夏情》 作者:许煦
四大展区 充分展现河南厚重文化底蕴
文学讴歌伟大创造,美术勾勒时代肖像,书法书写文化记忆,摄影记录今日风貌,民间文艺展现人民智慧
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明介绍,此次展览分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四部分,分别呈现于郑州美术馆新馆的四个展厅,不同艺术门类作品交相辉映,各美其美,充分展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优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全面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及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增辉添彩。
据悉,该展览将于12月17日结束,结束后此次展出的作品何去何从?
李明表示,这批作品会有一部分留给郑州美术馆收藏,“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这里面的一些优秀作品,拿到基层、乡间的小美术馆、文化站,以及一些其他可以艺术交流的场所,使我们更基层的民众,也能够感知‘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
四大展区介绍
第一部分:厚重河南文化行
坚定文化自信,感悟河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历史脉络,从河南丰富的文化景观、文化遗存、历史文物和文化典籍中传承文明基因、汲取创作灵感,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为创作源泉,展现兼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
书法《愚公移山》 作者:吴行
第二部分:现代河南发展行
聚焦河南经济腾飞发展,讲述新时期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河南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浓墨重彩展现现代化河南高质量发展成就。
摄影《二七映入大玉米》作者:方宾
第三部分:大美河南风光行
行走中原大地,感受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等山岳名胜,黄河、淮河等流域景观,以及各地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文旅文创热点景区,呈现河南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和谐统一的大美胜境,全景式展现河南自然景观的独特文化神韵。
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明:“这个板块很好地展现了大美河南的整体面貌,很多作品体现了对家乡深沉的爱。”
摄影《驻马店嵖岈山》作者: 刘鲁豫
第四部分:幸福河南生活行
展现当代河南幸福生活,描绘中原大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壮丽图景,深入基层感受时代脉搏,将日常生活融入宏大叙事之中,用艺术作品讲述中原儿女平凡的人生故事、感人的奋斗故事、温暖的幸福故事,展示出彩河南人的光辉群像。
李明:“此板块的作品丰富多彩又个性鲜明,既有学术性又有群众性,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书法《杜甫绝句一首》作者:宋华平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