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沿着青石板老街,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张庄乡村民吴世斌的家中,吴世斌早年对收藏民间生产农具和民俗用品十分感兴趣,把祖传下来的四合院改建成了民俗收藏馆。
在收藏馆大门两旁摆着一对石鼓,东边石鼓图案是“松鹤延年”,西边石鼓图案是“百鹿贺寿”。客厅里放着一架织布机、一辆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独轮车以及30多台不同年代的收音机、唱片机,展柜里还陈列着上百种各式各样的小物件。
生活用品老物件 淮滨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个叫织布机,是我前年在阜阳的一户农户家收的,过去只有粗布衣,从纺棉线到织布再到做成一件衣服,工序及其复杂,哪像现在我们这么幸福,各种款式各种布料的衣服应有尽有,这就提醒我们要忆苦思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吴世斌说。
老式石雕 淮滨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院子的空地上,摆放了许多石磨、石锁、石礅、石碾、石槽、石雕等石器,还有大型鼓风机、水车等传统生活用具;茅草屋展厅放置的有煤油灯、染具、老式牛皮箱和各类民间生产农具,多数展品已经淡出人们生活。
“这是木油榨,现在很多人应该都没见过,有6米长,配件就有100多件,做工精巧,足以彰显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我这里的镇馆之宝。”吴世斌介绍道。
民俗馆官方认证 淮滨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吴世斌收集的大大小小的民俗展品共3000余件,大多数是民间生产农具和民俗用品,对保留传统民间技艺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小四合院内还有两株腊梅树,在当地也不多见,经相关部门鉴定,古腊梅已有320年树龄,每到腊梅花开,方圆几里地都能闻到腊梅的香气,吸引很多人慕“香”而来。
“我就是想把这些东西都保存起来,保护我们的民俗文化,这些物件能够帮助青少年了解传统农业的发展变化和科技进步。”吴世斌说。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