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文化和旅游领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
发布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介绍,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2021年是“谋划年”,2022年是“起步年”,2023年是“推进年”,2024年是“突破年”。一年多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
2023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资料图)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河南打造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体验地提供了根本遵循。
河南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等3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郑州商城等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加快建设。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发布首批6条文物主题游径、9条主题旅游线路,面向全球近40个国家宣发“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举办“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世界古都论坛、世界研学旅游大会、2023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节庆活动。截至目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话题全网浏览量超过45亿人次,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超级IP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2023年11月17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现场。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实施“文化和旅游赋能城乡发展计划”,推动“老家河南焕新颜”
一方面,河南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率先发布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标准,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40个村拨付3.2亿元资金。同时,创新开展“非遗点亮老家河南”乡村营造行动,成功打造140个非遗创意空间。持续开展民宿“走县进村”行动,培育“红旗渠人家”等200余个民宿品牌,打造修武云台山等30余处民宿集群,河南省2461家民宿2023年暑期入住率超92%。光山“文产特派员制度”、栾川“百村千宿”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在全国叫响。
另一方面,河南坚持“内容为王、场景至上、运营导向”,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城市更新。洛阳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推动应天门、洛邑古城等穿越千年的“大遗址”变身为时尚亮丽的“主舞台”,跻身全国文旅顶流。郑州油脂化学厂、瑞光印刷厂等工业遗址华丽转身为文创园区、“网红”地标,实现了老城区的蝶变升级。开封、安阳、信阳等地积极推进标志性城市文旅项目,探索走出了文化和旅游赋能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
航拍郑州油化厂创意街区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实现以“文旅兴”促“百业旺”
河南抢抓文旅复苏机遇,出台文旅促消费政策包,打出“引客入豫”组合拳,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向好。
河南省认定12个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推出100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58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开展避暑、康养等六大类863项文旅消费活动,累计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近5000场演出。统筹各地拿出真金白银,累计发放上亿元文旅专项消费券、6000余万元“引客入豫”补贴、1200万元文旅消费示范县奖励,引导320余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门票减免政策,强力激活文旅消费市场。2023年1月至10月,河南省接待游客8.82亿人次,旅游收入8377.97亿元,分别为去年同期的203.39%、265.77%和2019年同期的111.87%、101.09%,为河南省经济恢复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强劲复苏的态势正在加速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促进接触型消费明显回暖,拉动交通运输业实现大幅度增长。
推进“艺术和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构建百姓身边的文化生活圈
艺术创作展演精彩纷呈。组建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聘任领军人物担任院长。创作推出豫剧《大河安澜》、曲剧《鲁镇》、交响音诗《红旗渠》等舞台艺术精品,展现“文艺豫军”力量。举办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第五届豫剧艺术节、2023年河南省“艺术点亮演出季”等赛事展演活动,扩大河南“艺术声量”。组织“舞台艺术送基层”“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2万余场,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大河安澜》演出现场(资料图) 河南豫剧院三团供图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下沉。积极推进河南省博物馆群、河南省美术馆新馆、河南省非遗馆等重点项目建设。颁布实施《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举办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等大型展会,开展艺术广场舞等十大类30余万场“惠民文化节”活动。同时启动河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遴选129个优秀作品)。河南省评定159个图书馆,注册8434家乡村文化合作社,建成1200余个城市书房、3000多个文化驿站等新型空间。持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等数字化工程。)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