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现有的一家三级文化馆、8个街道综合文化站、42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全年免费向群众开放;依托各级公共文化场馆为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公益性艺术培训、展览展示、讲座、辅导等,深入实施“红色文艺轻骑兵”“欢乐周末”“全民阅读”“文化进万家”“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等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阵地建设、文艺作品创新、文化深入基层等方式,更好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大祥旗袍非遗文化体验馆 赵利 摄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壮大文旅经济。鼓楼区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付诸实践,通过提炼鼓楼非遗文化元素,与旅游线路有机融合,内容涵盖知名景区、百年老字号、非遗技艺、非遗美食,带领游客品味非遗文化,体验鼓楼魅力,打开旅游服务新窗口。在旅游线路规划推广上,秉承扩大文旅行业、文旅企业知名度、提高客流量的理念,通过叠加非遗展示、文创产品销售、公共场馆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 赵利 摄
复原历史文化,优化老城区产业布局。鼓楼区结合资源优势和文化历史,进一步优化老城区产业布局,实景复刻马道街商业鼎盛时期繁华场景,在马道街历史街区建设沉浸式演绎综合新空间,开展即兴新喜剧、自主研发的剧本杀及青年戏曲沙龙等活动。截至目前,鼓楼区已规划建改马道街演艺小剧场项目4个。聚焦文化展馆、非遗工坊、文创零售、民宿餐饮、休闲娱乐业态定位,融合“夜宿”“饮食”“夜娱”等要素,按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的思路,利用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进行“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微改造,通过道路建设、街道改造、标志建设、停车场建造、示范院落打造、加固修复建筑和胡同(庭院)改造,保留传统老城的格局和肌理,留下街区传统文化。
鼓楼街区 赵利 摄
全力打造互联网+,推进智慧旅游建设。鼓楼区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在文旅资源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便捷化消费上下功夫,借助新兴信息技术,有序推进景区景点等旅游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推进5G建设和大数据平台等要素支持,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助推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延庆观等景区配备网上预约、实名购票、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目前,鼓楼区已完成开封府景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要素导入开封智慧文旅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引导服务,激活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和旅游休闲街区的文旅消费市场。
下一步,鼓楼区将聚焦产品与服务的共享优势,增进中华优秀文化体验、交流和认同的传播优势,以及文化与旅游公共资源配置改善的效能优势,不断适配更有意义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