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5000多年前的双槐树古城 为何如此重要且与众不同
5000多年前的双槐树古城 为何如此重要且与众不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11/17 16:21:53 来源:央视一套 点击次数:

  在河南巩义,黄河与洛水交汇地不远处,坐落着最早距今5300多年的双槐树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这个占地达117万平方米的超大聚落为何如此重要?它又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俯瞰

  双槐树遗址发现了内、中、外三重大型环壕,内壕周长约1000米,中壕周长约1500米,外壕残长1600米,层层嵌套,规模巨大。壕沟本身的设计颇具智慧。从横截面来看,双槐树的壕沟呈漏斗状。上宽,下窄,上部是较为平缓的缓坡,方便敌人或野兽滚落,再往下,坡度则陡然增高,一旦滚落,犹如瓮中之鳖。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壕沟横截面示意图

  环壕在保护聚落安全的同时,又是如何让聚落内的先民得以自由出入的呢?一种以吊桥为主,多条道路并存的出入格局给出了答案。

  抵御外敌,既需要聚落外部严密而科学的防御体系,也需要集众人之力,在聚落内部形成团结强大的凝聚力,大型聚会必不可少。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版筑夯土遗迹

  双槐树古城的先民,在聚落内修建了一处长127米、宽41米、总面积达5300平方米的版筑夯土遗迹,这便是供先民举行大型聚会或活动场所的地基。

  △XR+新技术再现版筑夯土场景

  版筑夯土是以四块木板围成方形,中间填土,再以两人合力打夯,将普通的黄土转化为坚实的土块。如此往复便可建成牢固的地基。双槐树古城的这片版筑夯土遗迹,虽然经过五千多年岁月的侵蚀,但其保存较好的夯土残留,依然有1.9米的高度。

  室内装修是现代人居住的标配,其实早在大约5300年前,双槐树先民就已经住上了经过细致粉刷的房屋。考古学家在一处倒塌的房址中找到了先民“刮腻子”的证据,甚至不止一层,而是七层。

  研究发现,古人所使用的“粉刷”材料具有隔绝潮气的作用,并且也使得房内变得坚固平整、光滑明亮。而这处房屋远不止“表面功夫”,这是一座内外四间的大套间,考古学上称这种房屋为“连间房”。因其多以亲缘关系较近的人相邻居住,因此也反映出当时个体家庭人口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阶层出现分化。

  一道院墙,将双槐树古城内壕之中的区域,进一步划分出了南北。北侧是更为安全私密的专属区域,南侧则由两座院落东西分列,标识出一个后世城址营建的理念——中轴线。这是双槐树遗址与向心式聚落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双槐树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群,已初见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点,并为探索夏商周宫室制度及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源头提供了重要材料。

  当我们将视野继续放大,不难发现,环绕在双槐树遗址周围的如青台遗址、汪沟遗址、西山遗址及点军台遗址等,和双槐树遗址一起,形成了相互拱卫之势,组成了五千多年前河洛地区庞大的“城市群”。

  双槐树遗址成熟的建筑技术、严谨的规划思想、极具凝聚力的社会秩序,以及反映出的阶层分化,成为河洛地区进入早期文明的重要研究对象。

(作者: 责任编辑:刘云霞)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