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洛阳的古建筑,相信大多数人最先想起的一定是关林、洛阳民俗博物馆。其实,在洛阳还有许多特色古建筑,个个低调又大有来头……
洛阳这些特低调的古建筑,你知道在哪里吗?
祖师庙建于元末明初,是为了纪念道教的始祖老子而建的。
如今的在老城区北大街北口的洛阳老子纪念馆是在祖师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清朝时期,这里曾经供奉过道教中镇守北方的神灵真武大帝,所以又被称为真武庙或玄武庙。在清朝末年这里又重新改为祖师庙。
祖师庙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现存前殿、大殿和东耳房。其中,大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殿内左右暖阁各1间,歇山顶,四周斗拱,飞檐起翘,琉璃瓦覆盖,顶部正脊两端有陶塑龙吻,脊背饰龙、荷花彩陶浮雕,殿顶四角戗背上塑四神。
大殿内,除了两米多高的老子雕像外,旁边还站立着两名“童子”。殿内墙壁上绘制的彩色壁画,生动再现了老子的重要经历。包括老子出生、拜师、在洛阳担任守藏史、著《道德经》、西出函谷关等。
2006年,祖师庙凭借其大殿及殿内典型元代风格的梁架结构,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庙位于偃师山化镇石家庄村南,庙宇坐北朝南,临伊洛河而建,占地3400平方米,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当地船工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祈福船运平安而修建的,庙宇内关于黄守才治水故事的雕刻和图画随处可见。
九龙庙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正殿,砖木结构,坐落于庙院中心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基本呈正方形。大殿内部为四柱六梁,均彩绘,四角斜梁上饰垂花式寿桃木雕,梁柱接榫处有雀替。脊檩上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二月初三日创”字样。
2006年,九龙庙被国家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九龙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洛阳吕祖庙位于老城区北部的邙山之上,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而兴建。
初建时,其规模较小,后经多次重建和扩建,规模逐渐扩大,现存有山门、前殿、正殿、配殿、厢房等建筑,庙内三进两院,布局严谨,红墙黄瓦,砖雕栩栩如生。
吕祖庙坐西朝东,现有建筑依山势起伏而建,由前至后呈台阶式上升。吕祖庙的山门为砖石结构,面朝东。山门内侧正中有一朵硕大的牡丹,两边的二龙雕刻精美,生动传神。入山门后拾级而上,穿过卷棚,是吕祖庙的前殿。殿前古树环绕,青烟袅袅,朱窗若隐若现。殿内正中的方形供台上为吕祖阁,阁内供奉吕祖像。前殿后为正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此外,庙内还有石狮一对,古碑十多通。
2008年6月,洛阳吕祖庙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庙位于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北的衡桃山上,始建于北魏,坐北朝南,殿阁雄伟,雕梁画栋,飞檐挑角。现存大殿,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山门、厢房、后殿为当代新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南岳庙为伊川八大景之一。相传北魏孝文帝南巡,尊鸣皋主峰为南岳衡山,建庙祭祀,香火鼎盛。
大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11.3米,进深10.35米,殿内建筑有圆形立柱两根,四周有假昂28个,部分瓦当属唐代建筑,殿内宽9米,中门宽2.3米。殿东墙壁的明代壁画,因年久失修,脱落严重。殿西壁画为现代绘制。
大殿门东侧有数通历代重修碑,一通为清康熙年间重修碑记,另一通为清乾隆四十一年金粧(zhuāng)南岳庙正殿寝宫神像碑记。
2008年9月,南岳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官庙位于洛龙区李楼镇,该庙始建于魏晋时期,鼎盛于隋唐,本是为祭祀尧、舜、禹而建,又名三皇庙、三元庙。清道光年间,三官庙被洪水冲刷,唯独大殿在水中屹立不倒。后来,村民们筹款把庙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并多次捐资修缮。
三官庙现存一轴三进,一进为三官大殿,供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开间,硬山式土木建筑,二层台梁柱,梁上有山水、龙凤图案,间有孔雀、牡丹彩绘陪衬,十分精美;二进三进分别是大王殿、三仪殿、十王殿等沿轴线分布,均为硬山式台梁土木建筑。如今,三官庙内有各种重修记载、记事碑刻34通,明清石碑18通。
2017年12月,三官庙被洛阳市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孟津里村的南部有一座泰山庙,此庙始建于唐朝,明清时期经过重修和复建,曾有“怀庆府八县第一庙”之称。
泰山庙坐北朝南,布局精巧,庙内建筑错落有致,主要供奉五岳之尊泰山神——天齐仁圣大帝,目前,庙里还留存有清代石碑、建筑构件和古树等。
据村里人介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这里都会举办传统庙会,热闹非凡,历史上曾有“南有关帝庙,北有泰山庙;南有关林会,北有里村会”之说。
老君庙位于偃师大口镇郭家村。据当地人讲述,这座庙经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名叫郭民膏的老人重修,现存大圣殿和太清宫两座相连的古建筑,均为硬山式砖木石混合结构。
大圣殿为三架梁带前廊,正脊施二龙戏珠图案,顶覆灰色板瓦,檐下有石质斗拱8攒,斗拱两侧施有花卉图案,斗拱与斗拱之间有减底浅浮雕人物故事6幅,斗拱下有石质卧坊、立坊及雀替。廊前有2个青石质明柱,门口有石狮2个。
太清宫建筑风格同大圣殿,只是刻画内容及楹联有所不同。大圣殿和太清宫廊前有弧形砖券门洞相连。大圣殿和太清宫两殿连在一起,且石刻内容繁多、精美,堪称一绝,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石料好、浅刻艺术高超,可谓建筑精品。
偃师城隍庙位于北关社区。偃师城隍庙坐北朝南,山门洞开。
进门,为长达50米的通道。通道之北,经香炉、卷棚,便是庙内核心建筑——城隍大殿。殿南为一大型戏楼,斗拱飞檐,与舞台有通道相连;殿东有大钟,钟旁竖清代碑刻等;殿西有清代青砖残垣及立柱等。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