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表演、桃林戏苑、非遗赶大集、趣味游戏、花海打卡……走进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万亩桃园,游客如云,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感受春日里的别样浪漫。
桃花盛开带动乡村旅游热
一朵朵一簇簇粉嫩的桃花相拥而生,万亩桃林如粉霞灿灿,游客们徜徉在桃花林中,或踏青赏花,感受春日气息,或拍照留念,定格美丽的瞬间。“年年看桃花,次次有惊喜,我要将这些发到网上,为豆公桃花做宣传。”前来游玩的濮阳市游客余楠一边拍摄桃花一边说。
2023年已是内黄县豆公镇举办桃花节的第21个年头,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卫河沿岩万亩桃花竞相开放,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春游打卡,豆公桃花节已成为豫北地区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23年的桃花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豆公战鼓、民俗秧歌、桃园戏曲、农耕体验、非遗大集等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桃林内的汉服表演 刘院军 摄
除了桃花美景,桃花园内的农家特色小吃留住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在一家豆公饸烙面的小吃摊前,来自安阳市的游客王女士介绍:“豆公的榆面饸烙远近闻名,我们是慕名而来的,在桃园内尝着这些农家小吃,别有一番风味。”扒糕、灌肠、煎饼等几十种当地特色小吃摊前同样红红火火。“每年桃花节期间,我都过来摆摊卖烧灌肠,周末的时候游客比较多,生意也不错,不耽误干农活,还能挣个零花钱。”豆公镇李大晁村的李国宾说。
桃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
“豆公镇三河环抱、林茂粮丰,桃林种植面积达1.7万亩,桃树20多个品种,是河南省美丽宜居试点乡镇、河南省生态林业示范乡镇。多年来,不断更新种植模式,培育优良品种,大桃产业发展迅猛。”豆公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崔国红介绍。
万亩桃林与油菜花相映成趣 焦国建 摄
据了解,豆公镇年产大桃3500多万公斤,产值过亿元,亩均收入达5000多元。鲜桃每年5月份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9月底,采摘期长达4个月。豆公镇以“桃”为媒,做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完善了游览区、停车场、农家乐餐饮等功能分区,建设了各村观赏桃园至景区的辅助旅游道路,铺设商业街及人行道10000余平方米,完善配套的观光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农旅融合”的金字招牌,一步步地将内黄豆公镇变成一个宜居、宜游的特色产业小镇。
随着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许多安阳周边的市民慕名前来豆公采摘大桃,农家采摘游也成为增加农户收入的一大渠道。除了传统的销售模式,豆公镇孵化了3家电商。豆公大桃搭上了电商快车,销售到全国各个城市。
依托生态优势做出大文章
豆公镇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于“花”,在于“果”,在于“林”。豆公镇境内共栽植经济林2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6%。
近年来,豆公镇林果经济蓬勃发展,现有经济林3.9万亩,有用材林270万株。在豆公镇渡村一家板材加工厂内,负责人张学彬正指挥工人将旋削过的板皮搬运到晾晒厂,“我从事板皮加工有5年了,豆公镇有很多这样的板皮加工厂,这周边就有十几家,因为我们这种树比较多,资源丰富,近几年也形成了一定规模,都是外地客商来收,销售不成问题。”张学彬介绍。
豆公镇依托卫河、安阳河豆公闸附近区域水网林带、果树桃园等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整合资源,逐渐走出了一条以林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木材加工业发展的三业一体、互动共生的富民强镇之路。
桃花园内游人如织 刘院军 摄
春赏桃花,秋摘红枣。内黄县以颛顼帝喾陵祭祀文化、内涵丰富的枣乡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分别打造出以颛顼帝喾陵祭祖节为载体的寻根祭祖游、以红枣文化旅游节为载体的枣乡风情游、以豆公桃花节为载体的绿色生态游三大旅游品牌。
“每年来观赏桃花的游客达十几万人。2023年豆公桃花园开园恰逢周末,仅周末两天时间就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豆公桃花已经成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特色,既提高了内黄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拉动了乡村生态游。”内黄县旅游中心主任杨志波说。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