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幕布、恍惚的灯影、铿锵的锣鼓、委婉的音乐……2月4日,夜幕降临,灵宝市尹庄镇西车社区文化大院一片欢腾。
走进院落,只见舞台中央横幅上“河南省非遗项目灵宝道情皮影”大字格外醒目,两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字样映入观众眼帘。
“西车社区元宵节道情皮影演出现在开始!”报幕声刚落,台子下边响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挤在最前边的孩子们则更是欢呼雀跃,手足舞蹈,门口不远处还有拿着凳子,大步流星奔向现场的观众。
首场演出的剧目是《三打白骨精》,也是当晚的开场戏,孙悟空神通广大的高超武艺,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时而欢呼,时而鼓掌,有的跑到后台问这问那,不时摸一下那些形象逼真的皮影。
幕后操作皮影的是西车村73岁的刘秋楞,她和另一个搭档刘玉宝是掌握人物形象表演的“大忙人”,每个人物弯腰、坐姿、踢腿等动作,包括各种道具都是需要他们细心操弄,向观众精彩展现,有时还的一边操作,一边演唱,忙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武戏演完,另一场要演的是二十四孝《郭巨埋儿》。演员需要多人轮唱、相互对唱。陈甲福从事灵宝道情皮影、木偶以及戏剧演出50年。
他显得更忙,怀抱渔鼓,一边敲打,一边操作简板,还要进行主唱,老艺人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娓娓动听,言简意赅的唱词、对白,清灵典雅、韵律优美的音乐,让观众深深陶醉在寓教于乐的剧情之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伟大。
灵宝道情的乐器主要由“八仙乐”组成,有四弦、玉箫、月琴、渔鼓、简板、手板、碰钟、三叉板等,题材以宣扬道教经义为主,除了八仙故事,便是古代二十四孝方面和一些富于生活情趣的小戏,现在演唱的有《高老庄》、《湘子归山》《小二姐做梦》等剧目。
“灵宝道情皮影,据说最早可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有着悠久的演唱历史,曾应邀到法国、奥地利演出,深受外国友人欢迎。多年来,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刘秋楞说,“每年正月是台口最多的季节,一般都在乡村演出。新的一年里,希望能到更多的地方演出,特别是学校,让孩子们多了解、感受,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瑰宝,使灵宝道情皮影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幽默风趣的经文唱词,平仄押韵,引人入胜。晚上,室外的温度虽然只有三四度,但是观众观热情依然不减。一段脍炙人口的《小货郎翻箱》又把观众逗得前俯后仰。
红红的灯笼照耀节日喜庆的夜空,腾空而上的焰火流光溢彩,正是传递着古老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