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线上线下融合 提振文旅产业 河南从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0/5/26 10:26: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次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消费回升,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从中央到地方,在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方面,文旅产业服务消费复工复产正被按下“快进键”,一系列文旅产业帮扶政策的出台,意在培育文旅产业新动能,促进文旅产业提质扩容,拉动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产业显著回暖,接下来,要积极培育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充分用好“互联网+”新科技手段发展云端旅游、直播带货,加强与网友的互动,保持景区热度和关注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为文旅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提供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亟待全面恢复我国经济步伐的当前阶段,应因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早带动我国文旅产业作为“头部产业”的全面复苏,充分发挥文旅消费作为“头部消费”的价值,带动服务业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尽快步入发展正轨。
今年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乏“文旅声音”。包括河南、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文化和旅游工作进行了部署,“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等词一度成为高频词。通过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成为不少省区市的选择。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对记者表示,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常态化的状态下,河南省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力争从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就在不久前河南省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上,还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以郑州黄河南岸南裏头为中心东西延伸5公里的黄河边如今成了休闲新网红,鲜明的黄河观光大道两边绿树成荫、草丰水美。或驾车或步行,游人东可至郑州黄河湿地公园,西可达思念果岭山水社区。一条崭新的沿黄观光带悄然而来。记者发现,在河南省打造文化旅游强省的整个战略布局中,黄河文化的体现特别多。无论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还是黄河文化旅游带等,随处可见把黄河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来体现黄河文化。
河南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清芳对记者表示,这也是郑州市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后带给市民的赏心事之一。她认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有助于进一步刺激河南文化旅游消费,推动文旅行业复苏。
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河南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同样,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的东北吉林省通过冰雪产业开启了新天地。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生动描绘:“吉林的雪飘在空中是美景,挂在枝头是雾凇,落在手里是可以从指缝间滑落、粉末状的,也就是传说中的粉雪。”杨安娣介绍,粉雪是滑雪爱好者的挚爱。
杨安娣说,有了这份资源底气,吉林走出了一条以冰雪旅游为本体、以冰雪体育为基础、以冰雪文化为引领、以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商贸等为支撑的“3+X”的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冰雪这个‘冷资源’终于变成了‘热产业’。”
“用好资源优势是基础,文化旅游强省还要有产品产业体系的支撑。”宋丽萍说,培育具有引领力的文旅新业态,还须完善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提升配套项目建设水平,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不断完善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文旅品牌。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