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张伟
大投入引领全面发展
每年25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彰显了西峡对旅游的大投入。在基础设施上,西峡对进入景区的道路全部由政府负责建设,或通过争取项目解决,或通过财政投资修建。几年来,先后完成了老界岭、恐龙遗迹园、老君洞、五道幢、滑雪场等旅游公路拓宽改造。鼓励扶持景区创A、宾馆创星,每晋升1个A级、1个星级奖励10万元;对成功创建5A级景区的奖励100万元。五年来,旅游奖励资金达到1000万元。
激发企业主体性投入
坚持走企业化、市场化的旅游开发路子,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开发的意见》、《西峡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暂行办法》等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游领域。目前,全县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全部由民营企业或个人作为投资主体开发建设。
引导部门支持性投入
强化部门支持机制,将全县旅游景区路网、电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做到企业旅游项目开发布局到哪里,部门基础设施配套覆盖到哪里,努力改善旅游硬环境。
资源整合融入
以大资源对接大市场,不断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推进差异互补,一体发展。投入1.6亿元,实施了老界岭·恐龙园旅游区、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和沿线公路、三线入地、房屋立面等改造建设工程,打造百公里旅游画廊,全面塑造和刷新了西峡旅游品牌形象,成功创建5A级景区。
大视野擘画全景未来
11月5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峡县人民政府与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西峡将大力支持中唐空铁集团打造一体化的交通体系,构建交通、旅游发展新格局。
旅游已成为西峡县战略性支柱产业,西峡县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布局西峡旅游全新的未来。
加快与周边景区融合
以老界岭为支点,依托栾西高速建设,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加快与周边知名景区对接,将现有旅游景区与周边100至200公里内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老君山等全省著名旅游景区联合,做成旅游终端产品,形成旅游大环线,打造旅游目的地。
加快与优势产业融合
抓好“旅游+农业”,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依托山林经济和特色种养,开发猕猴桃、香菇等旅游商品,促进农旅融合。抓好“旅游+文化”,深入挖掘恐龙文化、重阳文化、屈原文化、老子文化等,大力开发具有西峡特色、展现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加快文旅互动。抓好“旅游+体育”,充分发挥县文体中心功能,广泛开展登山、自行车、漂流、攀岩等体育旅游主题活动,发展健身休闲业,加快体旅融合发展。
加快与城镇建设融合
抓好太平镇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以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太平镇为引领,开展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加快仲景宛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太平养生度假小镇、丁河猕猴桃风情小镇、老君洞中原养生小镇建设,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培育旅游投资、消费新热点。
“美在山水、乐在休闲、福在养生、悟在文化”的西峡旅游新形象芳容初现。走进西峡,就会发现来自龙乡独特的美;走进西峡,就一定会邂逅属于自己的风景。因为,这个豫西南的深山县正集聚全力描绘着全域旅游的壮美画卷。
西峡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已经显现,一批批文旅项目整合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幅,人文、生态、壮观、秀丽的画卷将铺满全城。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