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浓风情
位于高雄东北部、山峦环抱间的客家小镇美浓,是个拥有260余年传统的客家聚落。没有受到烟囱工业的洗礼,今天的美浓,依然保持着悠缓的农业步调:青葱田畦绵延到山边,传统合院建筑随处可见,而曾经是美浓重要地景的菸楼,静静伫立在黄昏中。
美浓旧名弥浓,因水源丰沛而得名。美浓溪流贯全境,支流众多,为灌溉沃野的天然水源;而东侧有茶顶山,北方有尖山、灵山峰峦绵延,隔绝了寒风。湿暖的风土,造就出美浓的农业盛景,而客家族群在此落地生根,也孕育出特有的客家人文风貌。
数百年来,美浓居民始终以农耕为主要产业,来到美浓,青葱的稻田平原一如汪洋,翠绿的菸田则如翻浪,农人埋身田间,白鹭鸶低飞掠过,夥房、菸楼散布在田野之间,东北郊的中正湖水气氤氲,衬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绘成一幅悠闲的田园美景。
有“菸城”之称的美浓,早先大量种植菸叶,后取而代之的是绿葱葱的水稻田。如今,漫步在美浓青绿田道旁,可见许多菸楼已蒙上苔藓,呈显黄金岁月逝去的颓落与寂寞。
林春雨门楼如今仍是永安老街上醒目的建物,豪门风采依稀可见。永安路为美浓最早发展的市街,先民为求永久安居,将街道命名为“永安”。漫步老街,百年古井、旧时学堂、传统民宅历历可见,门楣上的堂号记录祖先的发迹处,两旁书写着堂号对联,诉说对先祖的感念,也彰显鼎盛的文风。
由于以农为业,镇民为祈求五股丰收,对神农氏(美浓人称“五股爷”)奉祀有加,中坛里的辅天五股宫、横山山腰的朝天五股宫,都是镇民信仰的中心。
在美浓适合骑机车或单车漫游,老街旧厝、田畴绿野令人心旷神怡。来到美浓这个传统客家聚落,饮食、语言、礼俗都独具一格,特别是不谙客语的人,更有进入异乡之感,而这也正是体验客家文化的好机会。
美浓民俗村
美浓民俗村为广华兴纸伞厂转型经营的多元化民俗村,将客家手艺集于一地,不仅贩卖本地草编童玩、纸伞、陶艺品、古老的客家蓝衫、碗碟、腌制酱菜等客家民俗工艺、特产,更可参观制作过程,或亲手彩绘纸伞、捏陶。
中正湖
为美浓先民筑堤引圳而成的灌溉人工湖,也是高雄县第二大湖,湖面长满布袋莲,夏天里一片淡紫花海;冬季时常有过境候鸟在此停驻,终年都有白鹭鸶及红冠水鸡在此觅食,池中一座小亭,为清幽的赏景去处。
乘车风向标:自高雄火车站前搭往美浓的高雄客运,或由屏东火车站旁搭往美浓的屏东客运,于美浓下车。
多纳风光
茂林风景区内包括三个鲁凯族部落:茂林、万山及多纳,而其中位处山道最深处的多纳,因保有传统鲁凯部落特色,而成为风景区中原住民人文风情的代表;此外,村中温泉溪溪谷拥有丰沛的温泉资源,周遭溪谷、峡崖及林相、植物景观也相当丰富。
群山环绕的多纳村距离茂林约有13公里,为一处宁静的山地农业村落。鲁凯族传统的石板屋在这里仍然可见,而世代生活在此的鲁凯人,仍在居家生活中从事雕刻、编织的手工艺。
多纳一带的温泉溪谷中盛产黑灰板岩和页岩,此地的鲁凯族人自早以来便就地取材用石板来盖房、雕刻,一幢幢黑、灰的石板房舍便成为传统聚落的显著特色,如今的多纳聚落,便是在现代石板屋与水泥房舍交错的景观中。
漫步村中窄巷,可见石材在部落里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些家宅门墙上的石板刻着祖灵、百步蛇图案,为传统的装饰图腾;村民也以石板做石桌、石凳,或堆石头成烤炉烤芋头。而传统工艺如木雕、月桃编织品,在村中仍然可见。
以石板屋景观吸引游人的多纳村,除了浓厚的人文风情,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村落下方的溪中涌出几处温泉,许多游人喜爱在此流连,形成热门的风景点。
多纳温泉属弱碱性的地热型碳酸泉,泉温约摄氏70度,原为充满野趣的野溪温泉,随着多纳村观光事业的发展,已在温泉冒出的地方围出几处温泉池,兼具舒适与野趣,引得游人纷纷体验露天泡澡的畅快;在欣赏青山清溪美景之余,也洗去一身疲惫。泡过温泉,再到溪中戏水,感受流泉的清凉,有如天然三温暖。但由于温泉池的规模不大,假日前来,还得花上一些时间排队,才能享受泡汤乐趣。
此外,温泉溪沿线拥有丰富峡谷、溪瀑景观,多纳温泉下游处的温泉峡谷,便是一处拥有秀丽溪谷、壮阔峡崖的赏景点;相较于游人如织的温泉区,此处人足迹罕至,更显幽静。
多纳隐瀑位于温泉溪上,瀑布规模虽不大,但小巧可爱,由多纳温泉吊桥上往右望,便可见一股雪白的瀑水自岸旁流下,由于上段隐于苍翠浓密的林木间,直到冲下温泉溪谷,清丽之姿才为人所见。
乘车风向标:由屏东火车站旁搭往茂林的屏东客运,于终点站龙头山下车,再步行约5公里至多纳村,自多纳村再循指标步行3公里可抵多纳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