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古厝群
六家位于竹北市东平里,地处新竹平原边缘,自清代以来即为林姓客家聚落,200多年来,六家同姓聚居的形式不曾改变,连绵的稻田间,至今仍可见一座座矗立的林家大厝,其中尤以问礼堂、大夫第以及林家祠三家古厝最具代表。
以宗族为主轴的六家聚落,设有问礼堂、大夫第以及林家词,是维系宗族的最大力量,也是聚落里最具特色的古厝。传统四合院建筑的问礼堂,系由林家第三代武举人林国实于道光年间所建,当昔日家族审判的法庭,由于此项制度在台湾极为少见,因此已被评列为三级古迹。
位于问礼堂右侧的大夫第,为林先坤发迹后所建的旧宅,燕尾式的建筑与问礼堂南北相对,被当地人并称为“南北双厅,文武双举”,可见其重要地位。古朴的大夫第,大厅里悬挂着林氏先祖的遗像以及事略,贡元、文魁等功名分列两旁,彰显林氏家庭辉煌的历史,其中林先坤受封为官的报喜单,至今还保存完整,放于案桌上。大夫第作为林家的宗教中心,历久不衰,至今林家后裔每年还于此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慎终追远的习俗流传百年。
林家祠则维持完整客家古厝形式,正门“林家祠”三字笔法苍遒有力,正厅里供奉着列祖列宗牌位。祠堂现为林氏宗亲会所在,维系着世世代代的林家人。
乘车风向标:自新竹火车站前搭往芎林的新竹客运,在六家站下车,前行过双桂桥左转即抵。
采田福地
台湾土地公的信仰普遍,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地公庙不胜枚举,其中竹北新社所拜的土地公庙——采田福地,是相当特别的一座,因为它不仅是由乾隆皇帝钦赐所兴建,背后更蕴藏了一段原住民归化的故事,在台湾开发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因此被评列为三级古迹。
采田福地建筑朴素,是一座没有护龙的简单建筑,门楣上写着“采田福地”四字。走进采田福地,可见“义勇可嘉”匾额,惟原匾早已遗失,今日所见乃仿制品;正厅中央供奉着土地公,卫黎等七姓祖先牌位则陪祀其右,整座祠堂不见富丽堂皇的藻饰,处处透着古朴。
身处僻静巷弄中,采田福社平时除了祭拜的居民外,不见鼎沸的嘈杂声,素朴幽静,令人发思古幽情。
乘车风向标:自新竹火车站前搭往新港的新竹客运,在新社站下车;或搭纵贯线铁路于竹北站下,沿中正东、西路步行约1.3公里可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