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景区 >> 名胜古迹 >> 正文
凤山古迹·紫竹寺

    凤山古迹
    高雄县政府所在地凤山市,是座开发甚早的老县城,从清乾隆53年(1788年)凤山县治在此设置以来,一直就是重要的政商及文教重镇。如今的凤山虽已不复古意,但在繁闹市街之间,仍拥有不少历史足迹及老庙宇,让人追索昔日的县城风光。

    历史上的凤山城有左营旧城与凤山新城之分。凤山新城,曾拥有土城墙、六座城门城楼与六座防御炮台,然经风雨摧折与日据时代拆城拓路,今天仅剩东便门、东福桥,与平成、澄澜、训风三座炮台供人凭吊,均列为三级古迹。

    位处凤山溪畔、临近中山路的东便门,至今仍是联络城内打铁街与城外沟仔街的孔道:以老古石重修的墙面古意盎然,拱洞及基座都是历史原物。城门前,凤山溪为昔日的外城濠沟,小小的石桥东福桥跨越其上,长22公尺,宽2公尺,仍保留难得一见的石板桥面及红砖砌成的六角形“船形墩”,为台湾仅存古桥相当罕见的设计。

    此外,位在中山路5巷内的训风炮台、凤山水利会旁曹公路29巷内的平成炮台,以及凤山小学旁立志街上的澄澜炮台,则是道光年间遗留至今的军事设施。三座炮台均为老古石、卵石、石灰叠砌,墙上留有枪孔,昔日的护城濠沟环绕在侧,内有阶梯可上登城楼。三处原本荒颓的遗迹,近经县政府重修整理,显得焕然一新。

    凤山城内留下不少古色古香的老庙,龙山寺、双慈亭、城隍庙为其中代表,但因历经整修重建,如今仅龙山寺名列二级古迹。龙山寺位在中山路与凤山溪交会口,主奉观世音菩萨,由寺内最早的匾额“南云照东”落款于乾隆25年(1760年)来推算,建庙时间应在乾隆初期。尽管经过重修,但寺庙格局并未大动,仍保留许多彩饰与雕梁画栋。

    乘车风向标:由高雄火车站前搭往林园的高雄客运,于凤山站下,循中山路往北步行接曹公路,转进29巷内可抵平城炮台;若循馆前路、立志街,可抵澄澜炮台。若于龙山寺站下,可抵龙山寺、东便门、训风炮台。

    紫竹寺
    内门乡原名“罗汉门”,是台湾传佛讲学活动最早的地方,而紫竹寺则为乡民的信仰中心,内祀先民自大陆奉请来台的观音菩萨,香火极盛。

    如今寺宇规模宏大,有龙楼、凤阁、九龙壁以及清丽的小榭庭园,供香客休息赏景,假日里游客如织。紫竹寺另一引人入胜的特色的则是民俗阵头,每年农历2月12、13日为庆祝观音菩萨诞辰,内门乡各村的游艺阵头都汇集至此,其中宋江阵更是势出轰动、劲头十足,每每吸引各方人士前来欣赏。

    七星坠地位于观亭村北方,与紫竹寺同为内门八景之一,相传为天边7颗流星坠落在这主圆2、3公里的土地上,成为7个小土堆,排列形状有如北斗七星。1960年,紫竹寺寺方依土堆原形造起7座4公尺高的七星塔,醒目别致,是到内门不容错过的景观。

    乘车风向标:由高雄火车站前搭往旗山、美浓的高雄客运,于旗山转搭往南化的高雄客运,于观音亭下车。

相关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投诉电话
开放时间
旅游时间
周边景区
景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