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葬伊川
http://www.hnta.cn 2008-4-30 来源:网络来源 点击:次
范仲淹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王幕府,后随吴越王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在老家吴县本娶有一妻,但不知何故,原配夫人并没有随他到徐州赴任,范墉在徐州又纳一偏房谢氏,次年8月2日,生下范仲淹。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在任上不幸逝世。为了生存,谢氏带着范仲淹改嫁他人。
范仲淹绝顶聪明,在继父所在地的山东淄州长山县读书,后到河南商丘应天书院就读。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
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从此走向仕途。
范仲淹在开封为官期间,继父去世。后来母亲谢氏病重,没多久病故了,因为谢氏已改嫁,按族规没有资格葬入范氏祖坟。范仲淹只好把母亲葬于妻子的老家徐州。
范仲淹是一个孝子,想到母亲辛劳一生,死后连一个安身之所也没有,为此惆怅得大病了一场。当朝丞相王延龄听说后前来探望,得知详情后,说当朝皇帝宋真宗曾看中一块地,但后来又找到了风水更好的地方,这块地就不用了,看能否让皇帝将这块坟地恩赐于他。
真宗皇帝看到王延龄的奏章后,有感于范仲淹的孝心,就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伊川县境内的天平山下这块坟地御赐给了范仲淹。
范仲淹将母亲迁葬了过来。
范仲淹死后,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儿子将他也葬在此处陪伴母亲。范仲淹的几个儿子及侄儿死后也葬于此。后人将此地称为范园。
有人称,范仲淹墓北依万安山,南抱曲河水,嵩山少林位其左,伊河之水出其右,山清水秀,气聚风藏,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
作者:网络来源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