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中原瑰宝 >> 正文
明堂遗址——武则天的万象神宫
http://www.hnta.cn 2007-12-7 来源:经典河南 点击:


    明堂为武则天垂拱四年(668年)在乾元殿旧址上建造。据文献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为多边形,圆顶。有上中下三层,古人认为明堂可以上通天象,所以“下层象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圆盖,盖上盘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圆盖。”上层为圆顶亭子,上立高一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桩,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明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反映其设计与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武则天时期,曾在此宴飨群臣,接受朝贺,发布政令。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武则天时的一些宏伟建筑物先后被毁掉。开元二十七年毁明堂上层,改修下层为新殿,次年又改新殿为乾元殿。
    1986年发掘的武则天明堂遗址,在遗址中心夯土基址中心部位,发现有一圆形大柱坑,口部直径9.8米,深4.06米。坑底为四块方形大青石拼成的巨型柱础。武则天执政期间,为她正式登基称帝作准备,决定建造明堂,遂令沙门薛怀义负责主持此项工程,于垂拱三年(687年)春至四年(688年)正月,近一年的时间在东都洛阳宫城内建起了号称“万象神宫”的明堂。明堂的建造,标新立异,与汉以来在都城南郊高置的礼制性建筑不同,而是按周朝制度,“上堂为严配之所,下堂为布政之居”。(作者:张得水/文)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