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中原瑰宝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提升规格保护“许昌人”
http://www.hnta.cn 2008-3-7 来源:人民网河南视窗 点击:

 

    今年1月,考古人员在河南许昌发现的距今8万~10万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被正式命名为“许昌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3月6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纪年等建议,应尽快在许昌灵井遗址建立国家级“许昌人类学研究基地”。

    许昌灵井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西北约15公里的许昌县灵井镇西侧,现为许昌市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17日上午,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经过权威研讨论证,2008年1月22日,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联合对外宣布,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被正式命名为“许昌人”。

    考古学家认定,“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经过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是我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

    王纪年等全国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建议,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遗存十分丰富,经过考古发掘表明,许昌灵井遗址面积达上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10余米,其旧石器、新石器及商周文化层均有分布,是我国遗址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厚、最具科研价值的旧石器遗址。鉴于发现“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和许昌灵井遗址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保护等级,集中国家研究、资金、宣传等多方面优势,进一步做好许昌灵井遗址和“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工作。

    建议将许昌灵井遗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提高保护级别和规格。

    建议将许昌灵井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单。灵井遗址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大遗址,应尽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对“许昌人”和灵井遗址继续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为我国古人类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进一步加大对许昌灵井遗址保护、研究、利用的投入。国家有关部门应考虑从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中给予支持和倾斜,尽快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973”计划。

    在许昌灵井遗址建立集发掘、科研、保护、展示、教育、会议接待等为一体的国家级“许昌人类学研究基地”,加大保护、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许昌灵井遗址及“许昌人”在国际、国内学术研究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1)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