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瑰宝 >> 正文
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
http://www.hnta.cn 2008-9-2 来源:河南报业网 点击:
    朱仙镇位于开封县,明至清朝中叶为中原商坞要冲,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它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京都汴梁,已遍设年画作坊,大量印刷木版年画”“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神、肫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民国初期,镇上40多家生产作坊2000多人从事年画生产,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地的客户纷至沓来,生意十分兴隆。画店有万通、晋涌泰、天兴德、德盛昌、天义德、天成德、大天成、二天成、得源长、万盛、三成义等。解放前夕,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作艺人纷纷改行,开业生产的作坊屈指可数。后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年画的使用价值日益衰微。如今,购买木版年画过年的人更少了,来这里买年画的主要是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宾、艺术家和收藏者。 
    前些年,整个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规模很小,基本上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上。掌握雕刻印刷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人已寥寥无几。作坊简陋、后继乏人,这个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蜚声海外的民间文化遗产,现状令人担忧。
    所幸,在中宣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后,我省也启动了“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将开封朱仙镇年画列为抢救之首。我们企盼早日看到朱仙镇年画的复苏,企盼这个在中国民间文化历史进程中独树一帜的河南民间艺术瑰宝早日焕发青春。 


扎纸是保证套色准确的关键环节 


早期的木版年画主要是用麻纸或黄草纸,现在则使用熟宣纸 

一色一版,几种颜色,就刻几个版,然后分色套印  


部分木版已经开裂变形 

慕名而来的收藏者面对印制精美的年画,赞不绝口 

民国时候的年画《天台山》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