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坚强,更有能力”!
“我认识到一个团结协作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我战胜了恐惧,超越了自我,完成了心灵历程上的一次蜕变”!
“我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10月24日下午,面向雄伟壮观的黄河小浪底水库,来自嵩山少林景区管理局的72名干部职工身着迷彩服,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正在进行为期两天的黄鹿山拓展训练后的心得体会交流。作为黄河小浪底黄鹿山拓展训练基地的首个培训团队,他们把欢笑、苦涩、汗水、泪水留在了黄鹿山,带走了坚强、自信、勇敢、毅力;他们体验了别样刺激、极富挑战的拓展训练,接收了身体、精神上的双重洗礼。
竞争 树立团队意识
10月23日上午,72名“勇士”踏上了首日训练的征程。按照教练的安排,这72名“勇士”被分为两队——绿队和蓝队,在以后的对抗性项目中他们将是竞争关系。在首先进行的团队建设中,两支队伍分别选出了队长,起队名,制作队旗,排练队呼、队歌。绿队的队名是“少林先锋队”,蓝队是“英超队”。
在进行完富有娱乐性、机动性的“大树与松鼠”游戏即热身活动后,“少林先锋队”和“英超队”便开始了第一个对抗训练项目——“有轨列车”。两队分别派出8名队员,同时站在两块长木板上,要求同时前进,脚不能落地。刚一开始,两队队员都不能适应这种脚不着地的“怪异走路法”,拼命用力但“列车”就是不走,有的队员没有跟上队友的节奏甚至摔倒,逗得旁边的队员哈哈大笑。经过沟通后,参赛队员找到了节奏,“列车”开始缓缓前行,旁边的队员也大喊“左、右、左、右”帮助己方队伍调整节奏。经过激烈的“厮杀”,“英超队”战胜了“少林先锋队”,胜方欢呼雀跃,败方虽有些沮丧,但仍有“从头再来”的豪言壮语。活动过程中,教练还将每组进行了顺序设计成为“禁止言语”、“先商量再行动”和“畅所欲言”三种场景,使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沟通、交流、统一指挥的重要性。
最激烈的对抗训练项目要数激光枪实战演练(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队员们全副武装,有的拿着“美式M16”,有的拿着“AK47”,俨然两支有模有样的“加强排”。“战斗”即将打响,埋伏方队长指挥着:“你俩去房子后面”,“你们四个藏在窑洞里”,“等我喊打的时候再打”。进攻方队长则说:“第一梯队先占领高地,掩护后面的队友”,“ 第二梯队冲进去扫清障碍”,“大家不要慌乱,听我指挥”。队员们按照队长的命令,有的趴在草丛里,有的猫在大树后,颇有训练有素的军人风范。当然,“战斗”没有硝烟,没有胜负,有的只是欢声笑语,以及对团队意识的深深体会。
在点评阶段,教练问队员们对这两个项目的感受时,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个团队集体项目,我们发现了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是成功的基石。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做到工作、生活互帮互助”。
承诺 打造团队文化
“我遇到困难了”“我们帮助你,相信我们吗?”“相信!”。话音未落,一名队员便从高1.8米的背摔台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他队员则在背摔台下平伸双臂把这名队员接住。当被问到摔下时的感觉时,这名队员说:“倒下的一瞬间,心里特别紧张,怕队友接不住自己,自己受到伤害”。台下的队友告诉记者:“既然我们承诺要帮助他,那么我们肯定不抛弃、不放弃,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接住他、保护他,不可能撒手不管”。
当记者问教练为什么要开展“信任背摔”这一项目时,教练说,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空口承诺的现象,但当自己的同事、朋友真正遇到困难时,你所作出的承诺必须要兑现。试想一下,如果当一名队员从背摔台上摔下时,台下的队友都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是以一种“强迫性”的方式让队员们认识到信任与践诺的重要性,不会让承诺流于形式和玩笑。而“信任”和“践诺”更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对于改善内部关系,打造团队文化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崇尚“信任”、“践诺”的团队肯定比一般的团队更具战斗力、凝聚力。
挑战 实现自我升华
在一块距地面近9米高的铁板上(铁板宽度为30公分),一名女队员站在上面,在近15分钟的时间里,她一直战战兢兢,不敢向前。底下的队友大喊:“跨过去,没事的,才1.4米”。她要从这块铁板跨到另一块铁板上,两板顶端的间距为1.4米。教练在下面喊道:“相信自己,挑战一下自我,有防护措施,你不用担心”。在众人的鼓励声中,这名女队员终于深吸一口气,大喊“一、二、三”,跨过了“高空中的1.4米”。下来后,这名女队员还难以抑制紧张、激动的情绪,“这太刺激了,刚上去的时候,我紧张的要命。最后想到,怕什么怕,不挑战一下怎会成功呢。我也算是超越了自我,战胜了自我。”与“高空断桥”项目类似的是“空中单杠”,每一名队员要站在近8米高的柱子上,缓缓站立,双手伸开,用力跳跃,抓住悬在空中近9米,距自己近2米的单杠,这个项目比“高空断桥”更难、更惊险。这72名队员轮流尝试,在柱子上,每一名队员无不颤抖,还有一名女队员因为紧张哭了出来,但下来了每一名队员都说“刺激、爽”。最后,只有2名队员完成了“空中单杠”项目,成功者告诉记者:“站在8米高的柱子上,肯定紧张。但是我能克服心中的恐惧,发挥自己潜能。”失败者说:“虽然没能成功,但我不遗憾,毕竟我在柱子上站了起来,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不管你成功与否,只要你敢于挑战,敢于战胜自我,就是胜利者”教练告诉记者,“这两个高空项目的目的就是要队员们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完善性格结构,磨炼战胜困难的意志;调适身心、不浮躁、不颓废,更好的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24日下午,72名队员开始上他们的“最后一课”——翻越“毕业墙”。72名队员要翻过一座高3米的木质墙,翻过去的队员不允许帮助未翻过的队员。队员们之前领悟、体会到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一项目上得到了发挥,几个身形魁梧的队员半跪在地上,又有几个大汉贴近墙壁,一个“人梯”就这样“搭建”好了。翻墙开始,第一名队员们踏着自己队友的大腿、肩膀翻上“毕业墙”,他也开始准备在墙上拉后上的队员。于是第二名、第三名……一个个翻了过去,而在墙下甘当“人梯”的队员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任凭队友们踏过自己的身体。但是甘当“人梯”的队员们怎么翻过去呢?一名高个队员自告奋勇愿意最后翻墙,甘当“人梯”的队员们也踩着他的肩膀成功翻越。就剩下这名高个队员了,就当记者以为他不可能翻越时,最震撼的事情出现了:墙上的队员们拉住一名队员的双腿,让他头朝下,这俨然把他当成了一根绳子,去拉墙下的高个队员。这名高个队员用力一跃,抓到了他的双手,墙上的队员们奋力一拉,成功了!队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欢呼着,跳跃着,高呼着:我们成功了,我们做到了看似不可能做得的事情!
少林景区管理局负责人对记者说:“非常感谢黄鹿山拓展训练基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参加这些‘寓教于乐’的训练项目让我们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的培训目标。塑造了团队精神,强化了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了企业员工负责任的心态,激发员工积极主动迎接挑战的正面态度,让我们的员工和单位两方面受益。”
黄鹿山拓展训练基地简介
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地处河南省孟津县域范围内,位于世纪工程小浪底大坝西侧,属于黄河小浪底大坝2公里区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省首家旅游度假区。它东邻黄河小浪底水库大坝,西望红崖山,南接黄鹿乡,北部临黄河小浪底水库水域,总面积0.7平方公里。
黄鹿山拓展训练基地总体设计体现拓展培训基地的独特性、唯一性特征,并增加休闲娱乐、康体运动的功能,依托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现有资源建设一个集体验式培训、企业内训、素质教育、极限挑战、旅游娱乐为一体的中原最大的综合型培训基地。
据该基地一名负责人介绍,黄鹿山拓展训练基地是河南省乃至长江以北最大的拓展训练基地,目前已经建成近100个拓展项目,符合青、中、老年各阶层游客需求,可提供时间各异、难度不同、主题个性、目标明确的各种拓展训练旅游产品。即使只有一名学员,该基地也会专门配备一名教练。教练员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防护措施完备,绝对可以保证参训人员的人身安全。黄鹿山拓展训练基地接待设施完善,食宿方便,是旅游者游览黄河美景,体验拓展训练惊险刺激的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