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金周,随着全国旅游的“捷报频传”,以“拓展训练”为主要形式的体验式旅游正成为全国黄金周市场一匹蠢蠢欲动的黑马,甚至在一些地区“扶摇直上”,人气“一路攀升”。而从去年起,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西侧,一座中原最大的拓展训练基地正在兴建,并将投入使用?这里到底有怎么景致呢?记者提前对其进行了了解。
拓展训练起源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魅力何在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训练通常有以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四个环节组成。
拓展训练的显著特点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野外拓展的魅力来自于:
自然之美:海上日出、原始森林、鸟语花香、天然氧吧、浩阔星空。
挑战之美:丛林穿越、徒手攀岩、悬崖速降、扎筏泅渡、野外定向。
心灵之美:团队合作、相互信任、真诚交流、放飞梦想、高峰体验。
小浪底黄鹿山“秘建”中原最大拓展训练基地
河南省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地处河南省孟津县域,位于小浪底大坝西侧,属于黄河小浪底大坝2公里区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河南省首家旅游度假区。它东邻黄河小浪底水库大坝,西望红崖山,南接黄鹿乡,北部临黄河小浪底水库水域,总面积0.7平方公里。
2007年,河南省旅游局党组相继考察了国内多家拓展项目推广机构与国内大型拓展培训基地,根据《河南省黄河小浪底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的修建性规划》的相关要求与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基本发展思路》中的要求,确立了以“拓展培训为主体兼顾体验旅游开发”的初步发展思路。
设计单位根据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对“拓展培训项目”的设计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运用独特思路、巧妙策划,采用国际最新的体验式教育产品设计原理,充分整合河南省黄河小浪底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各方面资源,设计“创意独特、气势恢弘”的体验式培训教具与产品;总体设计充分体现黄鹿山拓展培训基地的独特性、唯一性特征,并增加休闲娱乐、康体运动的功能,依托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现有资源建设一个集体验式培训、企业内训、素质教育、极限挑战、旅游娱乐为一体的中原最大的综合型培训基地。
该基地目前已经建成包括70余个在内的低空、高空相结合拓展项目,符合青、中、老年各阶层游客需求,可提供时间各异、难度不同、主题个性、目标明确的各种拓展训练旅游产品。
依托基地资源,主打“黄河体验游”
目前,人类已迈入了“新经济”时代。正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言,体验经济已成为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中国经济导报报道体验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在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企业的生存能力,大规模的培训需求已经到来,15年前将体验式培训引入中国,仅仅是突出的体现了户外体验式教育的特点,从灌输式教育发展到体验式教育是一个飞跃,其明显突出的效果使这种方式很快风靡传播至全国。目前我国中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三千美元甚至更高,而且中国百姓的休闲时间和五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番,已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随着经济娱乐化、休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体验经济扑面而来的时机接踵而至,专家已经指出:如果希望在未来10年内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么打造体验经济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要想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就要在体验经济上做文章,多建立一些可供游客体验到舒适、快乐、惊险、刺激、新奇、独特的旅游项目。
黄河小浪底旅游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黄鹿山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发,使黄鹿山景观空间、休闲空间和体验空间形成一个“金三角”,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相互循环,构建一套完整的产品系统和服务体系。届时,赏黄河美景,览世纪工程,品黄河美味,夺拓展之冠,将成为小浪底黄鹿山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并成为中原最大的体验式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