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 正文
宋璇涛副省长在2008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http://www.hnta.cn 2008-3-9 来源:本站 点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8年旅游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过去的工作,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旅游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等一会儿,盛道同志还要代表局党组做工作报告,报告事先我已看过,总结的很全面,工作部署也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
    省政府新一届班子分工调整,让我分管旅游,我很高兴。今天也很高兴在这里和全省旅游系统的同志们见面。借这次机会,也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业打基础、上台阶、大见成效的五年。去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亿元人民币,分别是2002年6312万人次、421亿元的2.7倍、3.2倍,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6位、中部首位,河南旅游大省的地位基本确立,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拉动力量和展示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旅游发展氛围。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系统解决了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亲自谋划指导全省旅游业发展。各省辖市和旅游发展重点县(市)普遍出台了具体政策和措施,对旅游业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营造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探索实施了一条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将“三点一线”打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黄金旅游线,带动了以云台山为代表的南太行山水迅速走红。去年云台山门票收入将突破2亿元,少林寺近1.5亿元,龙门石窟突破亿元,成为引领河南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同时积极实施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大力推进伏牛山旅游环线、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交通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八百里伏牛掀起了旅游开发建设的热潮。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勾画了以“三点一线”为主体,以南太行山、伏牛山为两翼的发展格局,被专家称为“一体两翼”的发展态势。
(三)展示树立了一个崭新旅游形象。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第一推动力的作用,高标准建设了河南旅游资讯网,开通了河南旅游广播,在中央新闻媒体进行河南旅游的深度宣传报道,形成了多视角、系列化、不间断的宣传格局。同时策划举办一系列有影响的大型活动。连续三年举办了国际旅游小姐巡游河南活动,去年又举办了声势空前的总决赛,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中原。成功举办了中部旅游交易会、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和北方旅游交易会、豫台旅游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连续多次组织海外旅行商洽谈会、全国百强旅行商河南踩线和百家媒体看河南等大型活动,组织力量编纂了《河南旅游宝典》和系列高档旅游宣传品,有力地提升了河南旅游和河南形象。
(四)着力打造了一个旅游服务品牌。一方面加强旅游硬件设施建设。分3期在全省高速、国道、省道及通往景区的道路上,建立了完善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成为展示旅游、宣传河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另一方面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积极推动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河南旅游条例》,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顿,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温馨河南,服务至上”的旅游服务品牌。
(五)培育壮大了一个经济产业。推出大型旅游实景演艺节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拉长了产业链条。去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专门在郑州召开现场会,推广这台节目的成功运作经验。去年共演出210场,接待海内外观众2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500万元,初步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目前全省共有A级旅游区100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区56家;国际、国内旅行社近千家;旅游星级饭店近500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个;导游员12000人;旅游从业人员100万人,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全省旅游行业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其中也包含了省旅游局历届班子所做出的贡献。特别是盛道同志2004年初到省旅游局工作以来,克服旅游业发展任务繁重,旅游机构编制少、人手缺乏、办公条件差等困难,团结带领党组一班人,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抓重点、攻难点、举亮点,在发展思路上积极创新,在工作方式上求真务实,在干部培养和队伍建设上探索开拓,努力与各市地、各有关部门搞好协作配合,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旅游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推动了全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此,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旅游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旅游业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已不是经济总量多少,而是产业素质高低。当前,我省旅游业仍存在着入境旅游增长缓慢,旅游企业弱小,旅游产业链条短,旅游管理服务跟不上等诸多矛盾,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产业素质不高、综合竞争力差。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抓住机遇,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才能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旅游业的转型,核心是转变旅游业的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产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增强旅游氛围。城市是旅游要素集中地和旅游效益最大产生地,城市旅游是趋势和方向。要把工作重点由重视景区、景点建设向景区、城区并重转变,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以城市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旅游消费。特别是郑汴洛安等旅游热点城市,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城区夜间文化生活,增强城市旅游氛围。同时,旅游业要发挥优势,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动县域旅游和旅游小城镇建设,创建一批旅游经济强县、旅游型村镇,使之贴近农村、富于特色,与中心城市旅游市场衔接。要总结各地发展农村旅游的经验,提升农村旅游水平,推动城乡旅游统筹发展。
(二)更加注重整合资源,培育旅游精品。我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特色不特、精品不精等问题,缺乏令游客向往、非游不可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必须加快资源整合,进行改造和完善,推出一批广受市场认可的精品、极品、绝品项目。一是进一步提升“三点一线”和南太行山的品位和档次,构建旅游核心区和产业集群。要认真策划,精心实施,打造少林寺—龙门石窟国际化精品;要积极引导,合理安排,积极开展郑汴旅游一体化工作。二是大力推进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今年基本完成伏牛山旅游交通、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承接郑石高速开通的契机,必须加快鲁山山佛汤等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精品。三是适应休假制度调整的需求,规划建设若干旅游休闲度假区,加快我省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同时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三)更加注重市场开发,树立旅游形象。根据我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必须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吸引高端游客。今年要重点做好2008国内旅游交易会、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和世界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等系列活动,力争将其办成一次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力强的盛会。要紧紧抓住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机遇,全力打造和组合推出更具市场吸引力的符合奥运、世博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加强与奥运、世博举办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制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各类活动,着力做好一篇对接奥运、世博的文章。要认真总结去年韩国旅游市场开拓经验,重点做好韩国、日本、俄罗斯旅游市场的开发,加强在珠三角、长三角及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客源市场的形象宣传。郑州、洛阳等重点旅游城市要开辟更多的航线航班,让高端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进得来、出得去。要坚持政府宏观宣传和企业微观营销相结合,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四)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增强旅游活力。旅游业是一般竞争性行业,要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行充分的市场竞争,开发资源靠市场,组织游客靠市场,举办活动靠市场,国有资本逐步退出,让旅游业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要进一步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统筹旅游、风景、文物、文化、林业等旅游资源,提高管理水平。要推进旅游景区改革,坚持招大商、引大资,广泛吸引知名企业和财团参与我省旅游开发建设。要继续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鼓励各种资本、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参与国有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今年要力争在引进海内外旅知名行商上实现突破,在引进知名旅游品牌上有新的进展。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旅行社品牌、酒店业品牌、旅游活动品牌、城市旅游品牌、旅游项目品牌,培育有综合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全面提高旅游业的开放兼容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旅游服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为游客提供优质、周到、个性化的服务,让游客满意是旅游工作的根本。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旅游设施的建设、线路的规划、产品的提供,还是行业标准的制定、市场秩序的维护、游客安全的保障,都要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充分体现“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的要求。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狠抓重点路段、重点景区、重要环节旅游安全责任的落实,坚决杜绝旅游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快旅游信息化和诚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软硬件环境,尽可能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树立河南旅游安全、舒适、文明的良好形象。
三、切实转变观念,不断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
    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建设重要的支柱产业,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努力把我省旅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适应市场规律,创新旅游理念。理念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旅游这个产业市场性、创新性很强,要把市场理念引入旅游业的发展的全过程。从我省旅游发展的情况看,必须长期坚持政府主导战略。但政府主导并不是排斥市场,恰恰相反,政府主导的手段和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利用市场,以市场的思路、经济的手段来谋划、来运作,把产业理念贯穿于旅游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策划营销的全过程。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进一步把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强化旅游产业的市场意识、企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创新我省旅游业发展理念,走出独具河南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二)加强战略研究,强化统筹协调。要加强对影响我省旅游发展客观因素和重大问题的研究,集中精力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切实搞好协作配合,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努力做到“一流的水平规划,一流的品位建设,一流的标准管理”。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推广资源保护型旅游发展模式,鼓励和推进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把旅游业建设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三)推进依法治旅,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大旅游法制建设的力度,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对旅行社和导游人员要严格管理、规范服务。要坚持把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加大对中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涉外人才和熟练技工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切实提高导游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要加快旅游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旅游环境建设上新台阶。
同志们,我省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旅游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为实现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作者:本站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