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旅游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和一日游精品线路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整顿,加大旅游行风建设力度,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预计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7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8%。
一、2007年工作总结
(一)加大督查力度,推动旅游项目建设
按照年初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座谈会精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落实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许旅发〔2007〕1号),将全市确定的19个重点项目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市领导现场办公,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每月一次现场督查和通报,定期上报项目进展台帐,列入年度目标考评等措施,努力推动项目工作进展。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工作,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项目建设整体合力,促进了项目建设顺利进展。目前,19个重点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截止11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4318万元。
1、按照年度计划顺利推进的项目10个。(1)大鸿寨风景区:已投资1190万元,完成了水系治理工程、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和160个仿生态环保垃圾箱设置;安装了景区全境导游图、导览图、说明牌及其他各类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完成东线道路工程总量的90%;创3A级景区的软件资料已整理完毕,进入上报程序;国家验收组于11月10日对大鸿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验收。(2)葛天生态园:已投资1668万元,一期工程已完成;开挖河道7.8公里,整修林地1500亩,修建环园路、“三横一纵”主干道路15公里,栽植乔木12万余株,灌木3.5万株,果树500亩,正在进行沿路电力设施安装工程。(3)魏都四季采摘园:已投资920万元,水系工程已开挖,微地形改造正在进行,园内道路建设已开始放线定位,苗圃已整理60亩,部分苗木已订购。(4)曹丞相府及魏武帝广场:已投资1854万元,魏武帝广场及曹操雕塑已建成开放;许州府衙修缮工程已基本完成,围廊修葺施工正在进行;曹丞相府议事堂完成标高7.6米,求贤堂、西厢房、西望楼建筑主体已封顶,七步阁完成地下基础混凝土浇铸;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曹丞相府主体景观。(5)许扶运河文化公园:已投资2960万元,完成了南岸绿化、人工湖开挖、景石小品设置等工程,洛水寄思、亭松谷风景观等配套设施正加紧进行,西段已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园。(6)花都温泉度假区: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开业,今年已投资880万元,三套水中豪华别墅正在装修,花都客栈已改建完成。(7)百宁岗五岳庙扩建项目:已投资2290万元,建成了停车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玉皇殿等土建工程已完成,三清殿建设正在办理有关手续,森林公园二期珍稀植物栽植正在进行。(8)钧瓷陶艺博览城:已投资490万元,地基土方已完成,正在进行地基处理、混凝土浇铸工程。(9)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已投资140万元,完成景区大门、道路、毓秀台整修、环故城绿化等;完成了二期项目策划。(10)神垕古镇:已投资1800万元,景区大门建设前期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已与拆迁户达成协议;古街道整修工程正在铺设石板;神垕陶瓷博览城地面建筑拆扒已经结束,正在做物探。
2、已确定投资商或有资金来源的项目2个。(11)灞陵桥景区扩建项目:建设规划已完成;铁路领工区地块正在协调,其他拆迁工作已完成;另外,美国富达(上海)公司制订的整体开发初步规划已向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签订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及初步方案。(12)丈地中原特色餐饮第一村项目:投资业主拟变更。
3、正在开展策划规划和招商工作的项目7个。(13)曹魏三国园:策划已完成,土地问题正在加紧协调,北京、郑州等地大企业有投资意向,正在考察论证。(14)魏都风情区项目群: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已完成魏都风情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15)宜居花城项目群:许长快速通道景观规划、曹操饮马河景观规划方案已完成,正在进一步深化;市区内清潩河、运粮河、清泥河等河流的综合整治及改造提升规划已完成。(16)鄢陵花乡农家乐项目:已投资24万元,确定了项目选址,完成了规划,正在招商。(17)乾明寺塔博物馆:已投资35万元,前期拆迁和招商工作正在进行。(18)许由寨:完成了绿化和道路整治,正在开展拆迁前期工作;与策划专家联系拟修改原策划方案,为规划作准备。(19)迎宾广场项目:已完成策划案,用地协调和招商工作正加紧进行。19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策划规划和开发建设的顺利开展,为今后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销,打造三张旅游名片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打造品牌,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促销,大力宣传许昌城市形象、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了许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选择优势媒体宣传。“五一”黄金周前,我们在《大河报》、《郑州晚报》、《许昌晨报》等媒体连续深度报道花博园、花都温泉、樱桃沟等生态旅游产品;9月26-28日召开的第七届花博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通过省市各主流媒体、郑州公交车广告等途径进行了集中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我市生态旅游的知名度。6月份“东方卫视”海外版拍摄并播放了4集许昌旅游宣传片,扩大了我市旅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同时,各地、各主要景区点也利用三大黄金周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媒体宣传促销。特别是鄢陵花都温泉通过与河南电视台合办专题活动,与省会旅行社联手在《大河报》推介温泉旅游线路等有效形式进行宣传,使游客接待量节节攀升,该景区在三大黄金周及双休日形成了游客天天爆满的可喜局面,成为中原旅游新亮点。
二是邀请旅行商、媒体记者来许踩线。4月11日,我们邀请了郑州百家知名旅行社考察团对花都温泉、灞陵桥等景区进行考察,为旅行社与景区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4月26-27日,邀请参加第二届中博会的香港、台湾、北京等地100多名旅行商、媒体记者考察我市特色景区。9月份,邀请中国旅游报、香港文汇报、大河报、郑州晚报等媒体的记者来我市采风。“十一”黄金周前,组织了我市各新闻媒体记者到景区采风。这些采风、踩线活动,为我市“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新高潮的形成营造了氛围,开辟了旅行社组团来我市旅游的渠道。
三是利用旅游交易会、网站、拍摄电视片等进行宣传。今年,我们组团参加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北方旅游交易会、第二届中博会等旅游会展。通过突出我市旅游特色布置展台,发放宣传品,进一步提高了许昌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改版提升许昌旅游网,在黄金周和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制作旅游专题,打造许昌旅游展示窗口;利用《新华网》、《河南旅游资讯网》等大型专业网站展示许昌旅游产品。9月份,邀请湖北电视台来许拍摄大型历史记录片《三国志》,在北京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播出。10月份,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编导来我市考察,拟将我市作为“正评曹操”拍摄基地,预计2008年初来许拍摄。“十一”黄金周前,在郑州紫荆山公园电视大屏幕连续一周播出了许昌旅游宣传片。另外,我们还印制了《大龙看许昌》光盘、新版《许昌旅游交通图》、《一日游精品线路宣传折页》、《印象许昌》小画册;积极编撰《许昌旅游指南》、《中原城市群旅游指南》等,多种方式宣传许昌旅游。
四是成功举办旅游节会活动。我们按照“中国.许昌三国文化周”活动总体安排,承办了“中国.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协作论坛”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邀请成都、南京、亳州等8个城市的旅游局长参加了论坛,并共同发表“许昌宣言”,搭建了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平台,为开展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基础。另外,指导鄢陵县举办了“第七届中原花博会暨生态旅游节”、“第二届中原风筝旅游节”,指导襄城县举办了百宁岗五岳庙会、首山风筝节,指导禹州市举办了禹州植物园旅游文化节、大鸿寨登山节等节会活动,以节造势,以势促节,提高了许昌旅游的吸引力。
五是指导旅游景区在黄金周期间举办旅游活动。为充分发挥黄金周旅游效益,三大黄金周期间我们指导景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旅游吸引力。特别是今年“十一”黄金周,指导春秋楼景区举办“书画精品展”,灞陵桥景区演出《曹丞相赐婚》、《灞陵桥相送》两部三国历史情景剧,第七届花博会暨生态旅游节期间举办了武林风百姓擂台“风云争霸赛”、少儿拉丁舞表演赛、音乐激情广场等活动,花都温泉度假区推出温泉休闲游和健身休闲游,大鸿寨举办第二届登山比赛,禹州森林植物园邀请“中国.吴桥杂技团”来园表演、“河南地方戏曲展演”、民俗风情节目“员外招婿”等系列活动,紫云山风景区推出集体婚礼、登山比赛、骑马健身游、书院文化游等活动,五岳庙景区举办大型道教仪式、道教音乐演奏等活动。通过活动营造旅游氛围,吸引游客来我市旅游。
(三)整合旅游产品,提升一日游精品线路
许昌一日游精品线路围绕“三国韵、花乡情、农家饭、温泉浴”的主题,串起了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鄢陵花博园、花都温泉度假区、甘罗古柏、许由寨、姚家村等八个景区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克服困难,修通了环形旅游道路,包装提升了景区点,培训了一批熟悉线路的导游员。为了扩大线路的影响,我们在《大河报》、《郑州晚报》以及许昌电视台、日报、晨报等媒体开展了系列宣传,提高了线路的影响力;春节期间还发行了超低价的“一票通”,开通了专线班车,方便市民和游客参观。为进一步做好线路包装提升工作,李亚市长、申武装副市长等领导多次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多次深入现场督查,下发督查通报,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沿线景观道路环境整治,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策划改造提升景区点,丰富旅游景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建设“精品”的理念打造旅游线路,取得了明显进展。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以“提高工作效能、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围绕开展“诚信、优质、平安、文明”旅游活动,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一是指导旅游企业改善管理服务。景区管理方面,通过召开全市旅游景区发展座谈会、举行“全市景区建设成果巡展”、开展A级景区复核和申报工作、市纠风办、许昌电视台“聚焦30分”旅游行风面对面、组织景区参加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提升了景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了旅游行风建设。今年8月14日,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获得国家4A级景区称号;鄢陵花都温泉度假区取得了景区经营许可证。截止目前,全市旅游景区达到14家,其中4A级景区两家,3A级景区两家,2A级景区两家。在旅行社管理方面,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旅游服务工作的意见》、《许昌市旅行社标准化工作考核标准》和《许昌市旅行社标准化工作考核办法》,积极推行旅行社标准化管理;同时,认真贯彻《旅行社管理条例》,组织开展旅行社业务年检,加强管理和指导,督促旅行社真正做到“真诚待客、优质服务”,促进了旅行社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目前,全市旅行社达4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分社1家,国内旅行社44家。文化旅行社、假日旅行社、禹州平安旅行社等3家旅行社荣获“2006年度全省最佳旅行社”称号,友好旅行社、青年旅行社、职工旅行社、禹州金桥旅行社、长葛华方旅行社等5家旅行社荣获“2006年度全省百优旅行社”称号。在旅游饭店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执行《旅游星级饭店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开展了星级饭店环境整治、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与维护、饭店服务功能完善和加强高星级饭店建设工作。全市星级饭店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10月份,禹州宾馆荣膺四星级饭店。截止目前,全市星级饭店达17家,其中4星级3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7家。许昌迎宾馆、瑞贝卡大酒店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最佳星级饭店”; 禹州宾馆、葛天宾馆、魏都宾馆3家饭店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优秀星级饭店”。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旅游活动,树立行业良好形象。4月11日,我们与市文明办联合,组织市区30多家旅游企业开展了提升市民旅游文明素质集中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版面52块,宣传条幅34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市民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意识,提升了我市旅游行业的文明服务、文明管理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培训活动。今年,我们组织了2006年度导游员资格考试、2006和2007年度注册导游员年审培训500多人次。另外,指导禹州市举办了首届“孔家钧窑”杯导游员(讲解员)大赛。这些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导游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
2007年,我们坚持以旅游安全为重点,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目标,提出了以诚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打”、“树”、“创”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打”即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树”即树立诚信经营典型,“创”即争创诚信旅游企业。我们在三个黄金周前分别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市场整顿和安全检查工作。与各县(市、区)旅游局和市直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责任目标管理。积极参加全市“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组织了3次较大规模的旅游市场整顿和安全检查活动,对违规经营旅行社业务、低价恶性竞争、旅游安全隐患等进行整治;加强行政执法,依法处理了4起旅游企业违规案件,确保了我市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同时,认真履行“旅游110”应急联动职责,坚持投诉电话24小时值班,按照“调解为先”的原则,及时受理和处理旅游投诉。2007年,我们共接到旅游咨询投诉电话896起,其中投诉电话138个,受理协调解决92起,立案36起,赔偿金额34450元,结案率100%,游客满意率100%,有效地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旅游形象
2007年,我们按照省旅游局“旅游管理服务年”和全市“效能提升年”的要求,切实抓好旅游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服务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树立旅游行业新风。一是加强对旅游行风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旅游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副职具体抓,全体人员一起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县(市、区)旅游局、旅游企业也层层建立了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对行风建设的领导。二是开展专题活动。通过召开旅游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促效能”主题教育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活动、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增强效能意识,规范工作程序,转变旅游行风;通过在《许昌晨报》上公布单位职能和全市旅游企业名录、印发“为您服务联系卡”、参加许昌电视台“聚焦30分”――“春暖花开话旅游”和“旅游行风评议面对面”节目,接受社会各界代表的评议,改进旅游行风。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通过把行风建设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力度,定期通报旅游服务质量情况,建立和完善行风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在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考评排名中,市旅游局位次明显提升。
(七)建设景观道路,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景观道路建设。依据年初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相关标准,通过双月排名通报、督察暗访、媒体曝光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景观道路建设力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对责任路段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极大地改善了道路两侧的生态环境。目前,各县(市、区)及有关单位完成了景观道路两侧大部分的绿化工作,已进入后期养护管理阶段。景观道路沿线私搭乱建、占道经营、沿路沙场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道路两旁环境综合整治得到加强,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对外旅游形象。
(八)严格执行外事政策,提高外事工作水平
一是市委外事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今年2月12日,市委高规格召开了外事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毛万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回顾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市的外事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新形势下我市外事工作的各项任务。并下发了《中央、省委外事工作会议传达提纲》和《中共许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外事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市外事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目标任务等,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外事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因公出国(境)管理规范有序进行。在审批申报环节,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两办有关文件要求,对我市拟出访的任务请示严格把关。截至目前,按照审批程序批准的因公出国(境)团组共67批122人次,出访国家涉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另外,还为市直单位、国有、民营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办理国(境)团组有26批68人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因公出国人员进行外事政策和纪律教育,截至目前,我市派遣的出访人员无一例违反有关出国(境)审批规定或出现出国(境)人员在境外违法乱纪现象。三是外事礼宾接待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先后接待了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夫妇一行、埃塞俄比亚奥罗莫州州长阿巴杜拉·杰莫达先生一行、南非西北省议会会长莫迪斯女士一行、希腊教育部青年总秘书处秘书长瓦斯里奇·科利娅女士一行、日本三重县议员联盟代表团和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公务员国家事务研习课程培训班一行等。在礼宾接待工作中,我们本着细致、热情、周到、严谨的原则,高度重视每一次接待任务,并通过礼宾接待向外国朋友全面展示了我市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广泛宣传我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为今后实质性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对外交流和友城工作稳步开展。11月6日起,李亚市长应邀率代表团对美国博灵布鲁克市(国外友好城市)和加拿大伯纳比市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考察了两市及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政、社区、生态建设和教育、文化事业等情况,与有关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和经贸洽谈,增进了两地友谊,强化了务实合作,巩固了友城关系。同时,还促成了2008年我市2亿多美元发制品出口贸易合同的签定,使许昌发制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50%;与美国富达公司就灞陵桥景区综合开发项目的合作达成了共识;与美国泰瑞科公司就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与贸易合作、与美国三立国际公司就外事交流与培训达成了意向,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9月18日至29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张宗保率代表团赴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萨马拉州河南日”活动期间,与基涅利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为我市与东欧地区的友好交往开辟了新的渠道。另外,与保加利亚斯莫良市沟通联系,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了友好关系。
另外,还进一步加强了涉外管理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来许采访管理和协调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许昌市外国记者来许采访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
(九)抓好侨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利用侨务资源优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经过我们的积极申请,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决定为长葛市岗李小学捐建12间教室,3间办公室,捐助金额21.87万元,捐建小学正在建设中。同时,邀请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代表参加捐建项目鄢陵县袁庄小学“恩美楼”落成典礼,察看捐建情况,为继续在我市捐建教育项目奠定了基础。9月14日至16日,协调省外侨办在我市举行了“艾格眼科光明行”义诊活动,对近50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检查,为其中近100例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另外,帮助香港著名慈善家方润华先生办理了向襄城阳光福利院捐赠6万元港币等,并来函表示将继续进行捐助。二是利用姓氏寻根联系招商引资。5月7日至9日,中国投资贸易发展联合会会长许水树一行10人应邀来我市考察,并到许由墓进行祭祖活动,促成了与河南省锦鹏乳酸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并举行了签约仪式。三是依法开展为归侨侨眷服务工作。继续落实为困难老归侨发放生活补助费工作,为9名归侨配偶和4名老归侨发放了生活补助费。同时,还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本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的原则对8名中招考生和24名高招考生进行身份认定,使我市归侨侨眷考生在升学方面享受到了照顾政策。
2007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有了明显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缺乏影响力大、拉动性强的精品景点;二是旅游项目开发理念缺乏;三是对现有景点的整合力度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省旅游局的指导下,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我市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二、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市旅游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大旅游品牌,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提升一日游精品线路,加强旅游宣传和行业管理,推动许昌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95万人天,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16%。
(一)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2007年,全市19个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建成落地,进一步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承担的职能,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各县(市、区)的申报和我们掌握的情况,初步拟定了2008年重点项目18个。其中,曹魏故都品牌项目6个:曹魏三国园、曹丞相府及魏武帝广场、灞陵桥控制区开发及扩建项目、魏都风情区、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许扶运河文化公园二期工程;宜居花城品牌项目6个:花都休闲度假区(包括花乡农家乐、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花博园、花都温泉、大马阳光度假区、彭店樱桃沟等)、中原国际大酒店、葛天生态园二期工程、魏都四季采摘园、大鸿寨风景区、紫云山风景区;神垕古镇品牌项目2个:钧瓷陶艺博览城、神垕古镇;其它类项目4个:丈地中原特色餐饮第一村、西街书画村、凯悦大酒店、迎宾广场。18个项目中,续建12个,新建6个;禹州市3个,长葛市1个,许昌县4个,鄢陵县2个,襄城县1个,魏都区3个,东城区1个,文化局1个,建委1个,旅游局1个 。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作用,通过现场办公、每月督查通报、每季度项目推进会等多种措施,督促项目落地,加快建设进度,争取2-3个项目建成开放,坚持不懈地打造三大旅游品牌。
(二)提升一日游精品线路
通过一年的运作,许昌一日游精品线路已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实现了许昌旅游由单一卖产品到卖线路的转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对许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我们将围绕线路包装提升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治沿线道路环境。按照景观道路标准整治沿线道路,建立长效机制,保持道路净、美、畅。二是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增加游览内容,增强景区的参与性和吸引力。三是抓好重点景区建设。春秋楼建成钟鼓楼项目,灞陵桥建成扩建项目,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完成二期规划并进行包装提升,花博园实现改制并进入市场化运作,花都温泉增加休闲娱乐项目和接待设施。四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宣传营销线路,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商的关注。
(三)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近年来,许昌市获得了6个国家级牌子,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宣传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已成为迫切需要。2008年,我们将以郑州等周边地区为重点客源市场,借助许昌获得的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影响力,围绕打造三张旅游名片,通过优势媒体宣传,节庆活动造势,政企联手营销,优惠政策激励等措施,增强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来许旅游。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优势媒体宣传。通过大河报、郑州晚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宣传,拉动周边和本地客源。二是节庆活动造势。在办好生态旅游节、钧瓷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同时,策划举办一个反映三国曹魏文化的大型节庆活动,长期办下去,形成品牌,使许昌三大旅游品牌都有主题节庆活动,彰显许昌特色。同时,要策划举办风筝节、蜡梅节、樱桃采摘节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型节庆,做到一年四季月月有节庆,以聚集人气,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三是政企联手营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政企宣传资源,通过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组织旅游企业在媒体上进行主题宣传、到周边地市联合推介、包装提升许昌旅游网站、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旅行社组团等措施,形成宣传的整体合力。四是制作旅游宣传品。拍摄一部展示许昌最新发展成果的旅游宣传片,制作10万份宣传册,1万张光碟,其它形式的宣传品10万份,通过多种形式免费赠送给游客,形成旅游宣传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8年,我们将积极推进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树立许昌旅游“诚信、优质、平安、文明”的良好形象。一是推进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通过旅行社标准化建设,使全市星级旅行社达到30%;通过星级饭店复核,严格落实国家标准,确保星级服务质量。二是促进旅游优质服务。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开展旅游服务技能比赛和优秀服务人员评选活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三是开展诚信旅游企业创建活动。开展创建诚信旅游企业活动,全面提升企业诚信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许昌旅游“和谐诚信”品牌。四是深化平安旅游建设。指导旅游企业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培训,减少和避免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打造平安旅游环境。五是提升市民旅游文明素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提高市民旅游文明素质,营造文明旅游氛围。
(五)加强景观道路建设
景观道路是连接许昌各县市的通道和钮带,是许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年努力,景观道路建设初见成效,已成为展示许昌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2008年,我们将按照全市生态绿化的总体方案,全面落实今冬明春景观道路生态绿化建设任务,以建设生态许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重点道路形成景观、出入市口形成亮点、道路两旁形成绿色长廊为标准,抓好景观道路建设。一是认真抓好今冬明春景观道路生态绿化工作。二是建立、完善管护机制,巩固综合整治成果。三是结合实际,进一步提升景观道路建设标准,使景观道路各具特色,成为城市景观的新亮点。
(六)切实加强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是展示许昌形象、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许昌开放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外侨工作显得更加重要。2008年,我们将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海外友好往来。主动邀请外国政要、境外华人华侨、国外大企业来我市访问,为各方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利用友城渠道加强对外交往,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强化因公出国(境)管理。加强因公出访管理,严格审批程序,有计划组织出访团组,促进我市对外开放、经贸合作的发展。三是继续做好涉外捐赠工作。督促相关地方做好海外各慈善机构在我市捐建项目的建设工作,提高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在我市捐建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对外联络力度。加强与港澳和海外华侨华人知名人士的联络工作,拓宽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渠道,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