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正文
济源市旅游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
http://www.hnta.cn 2007-12-25 来源:济源市旅游局 点击: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直接指导下,全市旅游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平稳运行。旅游宣传亮点频出,景区建设不断完善,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增,圆满完成了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75万人,同比增长15.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20%,使全市旅游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回顾总结,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开展宣传促销,客源市场实现了新扩张
    一是务实营销。为开启北京客源市场,元月份赴北京组织了旅行社联谊会,采取了赠送门票、实施优惠等方法,有力地冲击了北京旅游市场,效果显著。
    3月份,旅游局组织促销队伍,赴豫东、豫西、豫南、豫北16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进行了宣传促销,采取媒体互动、业内联谊等形式,四月份在全省各地市报纸、电视台同时刊登和播出济源旅游形象广告和线路广告,在省内掀起一股强势的“济源旅游宣传风暴”。通过务实营销,取得了明显成效。自四月中旬开始,我市各景区就出现提前升温、迅速升温的现象,“五一”黄金周期间火爆场面贯穿始终,省内市场游客人数剧增。
    二是活动带动。4月份,我们举办了“首届王屋山登山节”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体育爱好者参加,实现了“生态旅游”和“体育健身”的完美结合。我市邀请了100余家旅行社经理到济源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踏线考察,会上达成了15万余人次的组团意向。
    4月18日—5月28日,“艾斯开尔高空生存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活动在王屋山景区举行,活动贯穿整个“五一”黄金周,艾斯开尔惊险刺激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黄金周期间王屋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了翻番。
    30集神话电视剧《愚公移山》的开拍,使王屋山、小沟背等各景区在今年备受游客推崇。
    9月份我们举行了“济源旅游文化山西行”活动,通过媒体展播、书画摄影及旅游产品展、旅游专项推介、文艺演出等形式,为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群,打造了个性化的视听文化套餐,实现了对山西市场的深度挖掘,“十一”期间,山西客人明显增多。
    三是借台唱戏。借郑州中博会、苏州国内旅交会、小浪底观瀑节、沿黄城市旅游博览会、昆明国际旅交会、韩国旅游促销会等平台为我所用。中博会上我局圆满完成了外商邀请、翻译安排、客商接待等一系列工作,精心筹划的模特表演和卡通猴表演赢得了满堂彩,有效的宣传了我市的旅游形象。苏州国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韩国旅游促销会的宣传,为开辟远程市场和国际市场做好了铺垫。同时,8月份借北方旅游交易会之机,沿途在银川、包头、呼和浩特进行旅游推介。
    四是媒体宣传、户外广告。在《河南日报》、《大河报》、新浪网、河南旅游资讯网刊登了济源旅游形象和线路广告。并在郑州市区、新郑机场高速出口、机场人行通道、小浪底黄河桥设立了户外形象广告。同时,在篮球城常年投放旅游形象广告。
    五是企业自主宣传。各旅游景区、旅行社在政府主抓形象宣传的基础上,主动出击,进行线路推介。通过硬广告宣传和旅行社联盟、自驾车俱乐部等群体在省内和周边市场联合推出济源旅游线路。
    通过以上举措,达到了降低宣传成本、减少宣传环节、提高营销成效的目的。我市旅游客源半径不断扩大,除了郑州、山东、太原、西安等老客源地游客外,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等新客源地游客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狠抓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审批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2007年,全市共投资1420万元,完成了王屋山景区天坛神路复修、天坛顶综合整治,五龙口景区山口旅游隧洞扩宽、神仙洞景观建设、十里画廊步游道复修,小浪底景区黄河三峡王母洞景点彩绘、玄天洞天梯建设,九里沟景区步游道修复、瀑布环境整治,小沟背景区旅游道路建设等10余项工程。以上项目的建设,使景区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通过积极努力,今年我们与新乡丰泽园公司签订了世纪酒店装修项目,签约金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1—10月份实际到位资金900万元:完成了世纪酒店外立面设计方案和酒店客房两间样板房设计、施工工作;定购了酒店所有外墙的陶板,并全面展开了酒店外挂陶板的施工工程。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为旅游发展注入了资金和活力。


(三)不断强化行业管理,旅游市场秩序有了新改善


一是加大旅游企业创星、评优力度。今年,我们积极推进星级饭店标准化建设,加大了对酒店创星工作的专业指导和协调、帮助力度,我市花园假日酒店一次性成功创建为四星级酒店,壮大了我市星级酒店队伍,成为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又一新亮点。同时,我市青年旅行社被评为省最佳旅行社,职工旅行社、教育旅行社被评为省优秀旅行社,为我市赢得了荣誉。


二是加大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先后组织我市旅游从业人员参加了全省导游资格考试和讲解员培训班,27人成功取得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创下了近年来我市导游人员国导证考取率的最高纪录。同时,我们还成功举办了“济源市2007年导游员培训暨大赛”,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导游员队伍建设,扩充了济源旅游人才储备。通过培训比赛,大大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我市四名导游员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导游员”、“河南省模范导游员”、“河南省优秀导游员”称号。


三是加大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提升力度。我们制定并下发了活动通知,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制作公益广告、悬挂提示牌、发放提示卡、设立监督岗、公布主题标识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游客文明旅游。同时结合“诚信旅游”、旅游服务管理年、全市创建等活动,旅游行政部门和旅游企业率先垂范,推动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旅游新风尚。


四是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2007年,我们先后组织大规模旅游市场秩序整顿检查3次,不定期检查20余次,查处旅行社违规经营2起,取缔“黑社”1家,查处违规团队9个,对8家旅行社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对查出的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通过严管重罚,我市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黄金周期间的抽样调查表明,游客对我市各景区(点)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尤其对小浪底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无一起重大游客投诉案件。


(四)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旅游安全体系不断巩固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成立了旅游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健全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网络体系。


二是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先后制定了全年、黄金周、清明节、汛期等不同时间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开展工作有通知、有方案,检查有记录、有通报,整改有期限、有标准。


三是开展宣传,排查隐患。2007年,在全市旅游系统开展了“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主题活动,使旅游从业人员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联合市安监、技监、交通、督察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市旅游系统共开展安全大检查5次,查处安全隐患27条,现场整改了16条,限期整改了6条。通过检查、整改,确保了安全无事故。


(五)旅游富民工作向纵深推进


为进一步繁荣我市农村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根据市委“百村富民工程”活动安排和我市实际,我们把王屋乡愚公村和五龙口镇山口村作为我市发展“农家乐”宾馆的重点区域进行扶持。经过细致摸查和广泛调研,我们制定了《济源市“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组织王屋乡、五龙口镇主管领导及村民代表20余人赴栾川重渡沟、嵩县白云山对当地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进行了考察,积极筹备建设一批新的“农家乐”宾馆项目。同时开展了“一人带一家”的结对共建活动和每月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有效地解决了五龙口景区和山口村的经济纠纷,理顺了阳台宫停车场、阳台宫市场管理、公厕、农家小院的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农民的权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2007年旅游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007年,我市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急待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旅游体制改革工作进展缓慢。旅游体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旅游景区发展的瓶颈。2004年以来,我市就开始对旅游景区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但是此项工作延续到2007年,时间已经长达三年之久,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领导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景区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


三、2008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旅游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开放、创新体制为动力,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开发为重点,以提升内涵、提高服务水平为关键,全面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使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济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到2008年,力争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同比增长9%;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23亿元,同比增长16%。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晋东南、豫西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二)工作重点


一是科学规划,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以“一区两带”(城区中心旅游区、南部沿黄旅游带和北部山岳观光旅游带)为重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旅游产业新格局。一是加大景区建设项目的管理与审批力度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大全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三是通过景区改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二是创新思路,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结合济源旅游资源特色,创新宣传促销手段,做好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宣传,深入挖掘本地历史与神话题材,依托影视剧拍摄进行影视宣传。同时,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书画、摄影宣传;二是媒体宣传,在央视、河南卫视等栏目播出全年开窗旅游形象广告;在《河南日报》、《大河报》以及《太原晚报》、《西安华商报》、石家庄《燕赵都市报》、南京《扬子晚报》、上海《新民晚报》等省级或者重点城市主流报刊刊登旅游形象及线路广告;在新浪网、搜狐网、百度网、雅虎网、河南旅游资讯网等网站发布旅游形象广告并与济源旅游网链接。三是主题推介,在今年旅游文化山西行的基础上,策划济水文化山东行等活动,深入旅游一级和二级市场进行推介;四是活动带动,总结首届王屋山登山节和爱斯开尔挑战吉尼斯等活动成功举办的经验,继续策划举办第二届王屋山登山节、第三届黄河小浪底国际观瀑节等活动;五是区域合作,组织济焦晋联合旅游采风活动,邀请三地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和全国百家旅行社参会,迈出区域合作的实质性步伐。


三是强化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创A、旅行社、旅游饭店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二是引导旅游饭店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家宾馆、经济型宾馆,大力发展旅游星级宾馆,增强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建立行政部门监督、行业自律、游客评议的旅游管理机制,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旅游市场秩序。四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四是狠抓整顿,净化旅游市场秩序。结合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要求和我市实际,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导游员记分制管理制度;二是开展以“零负团费”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市场秩序大整顿;三是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规范出境组团管理;四是对我市境内投诉率较高的借烧香欺客宰客、猴子伤人、小浪底周边闲散人员扰乱市场秩序等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作者:廉研莉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