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星级酒店路在何方?
http://www.hnta.cn 2016/4/15 15:35:52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随着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低星级酒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低星级酒店能卖出去的房价和经济型酒店已经所差无几,但因为资产结构模式和劳动力结构模式的不同,低星级酒店的盈利能力远不如连锁经济型酒店。根据相关统计报告,目前,全国范围还有一星级饭店99家,二星级饭店2557家。下面简单就两种业态进行分析,与同行们探讨未来低星级酒店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1.为什么资本青睐的是连锁经济型酒店,而非低星级酒店
一般来讲,获资本市场青睐的对象有以下特点:重科技,轻资产,经营理念创新,市场成长潜力巨大。连锁经济型酒店通常采用租赁不动产方式,很少直接拥有房地产,而低星级酒店多为投资不菲拥有主权的不动产;连锁经济型酒店采用的网络连锁经营,而低星级酒店却以单体经营为主;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模式使其容易复制和迅速扩张,而低星级酒店则不具有易被复制和迅速扩张的特点。
2.为什么连锁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成本只有低星级酒店的十分之一,而销售价格基本持平
多数单体低星级酒店,设备设施和经营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有些年代的低星级酒店更是设备设施老化、陈旧,产品齐全但服务缺乏新意。且多数单体低星级酒店将大量资金花费在餐饮、娱乐等设施上,但这些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房价收益。而连锁经济型酒店通常投资目的明确,采用有限服务模式,餐饮以提供简易早餐为主,其他餐饮和娱乐项目基本省略。这样既节约了大量资金,又满足了现代旅客清洁、卫生、舒适、温馨的要求,因而在市场中发展得如鱼得水。
3.为什么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投资回报在20%—25%,而低星级酒店只有5%左右
连锁经济型酒店借助高科技手段,采用工业化流水线流程管理方法,酒店内部的很多职能部门都被省略了,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有的经济型酒店,没有市场营销部门,没有财务部门,没有人力资源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能都被集团化集中管理的模式替代了。
当然,这样的管理模式必须借助高科技手段和系统来实现。集团化预订网络系统,优于单体酒店的市场营销功能;集中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管理10家以上门店的效率,超越了固有的区域和门店管理概念。这种模式下,连锁经济型酒店单店的用工比例能够达到1:0.3,这是其利润高于一般低星级酒店的最大优势。
能源费用也是酒店日常消耗的一个大项。连锁经济型酒店绝大多数采用单体空调,并少有空余公共面积。低星级酒店由于经营模式没有转变,多数还是采用传统模式,店小部门多,人浮于事,行政管理成本高,还有不少利润回报低、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的部门,如餐饮部门。多数低星级酒店采用中央空调,能耗费用大。这几个大项算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连锁经济型酒店日常管理成本低于低星级酒店了。
从连锁经济型酒店在我国短期内成功运营和快速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酒店行业是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但是同样应该与时俱进,同样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应该是低星级酒店的发展方向。
从去年开始,连锁经济型酒店各个品牌的业绩报告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出租率下降,平均房价下降。其中,过度扩张是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再过两年,目前仅剩的 99家一星级酒店和2557家二星级酒店如果都被经济型品牌集团并购改造,是否意味着,我国目前的酒店星级标准将向国际酒店等级标准转换?低星、经济型的都纳入Bud-geted(预算型),三星和中端都纳入MidClass(中端),四星和一般五星纳入FirstClass(高端),高端五星和精品纳入 Luxury(奢华)?
总之,低星级酒店的国际标准回归将是行业进步的表现。目前主题、文化客栈、民宿等大量兴起,其实也是行业和国际同行接轨的一种表现,难道不是吗?
1.为什么资本青睐的是连锁经济型酒店,而非低星级酒店
一般来讲,获资本市场青睐的对象有以下特点:重科技,轻资产,经营理念创新,市场成长潜力巨大。连锁经济型酒店通常采用租赁不动产方式,很少直接拥有房地产,而低星级酒店多为投资不菲拥有主权的不动产;连锁经济型酒店采用的网络连锁经营,而低星级酒店却以单体经营为主;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模式使其容易复制和迅速扩张,而低星级酒店则不具有易被复制和迅速扩张的特点。
2.为什么连锁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成本只有低星级酒店的十分之一,而销售价格基本持平
多数单体低星级酒店,设备设施和经营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有些年代的低星级酒店更是设备设施老化、陈旧,产品齐全但服务缺乏新意。且多数单体低星级酒店将大量资金花费在餐饮、娱乐等设施上,但这些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房价收益。而连锁经济型酒店通常投资目的明确,采用有限服务模式,餐饮以提供简易早餐为主,其他餐饮和娱乐项目基本省略。这样既节约了大量资金,又满足了现代旅客清洁、卫生、舒适、温馨的要求,因而在市场中发展得如鱼得水。
3.为什么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投资回报在20%—25%,而低星级酒店只有5%左右
连锁经济型酒店借助高科技手段,采用工业化流水线流程管理方法,酒店内部的很多职能部门都被省略了,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有的经济型酒店,没有市场营销部门,没有财务部门,没有人力资源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能都被集团化集中管理的模式替代了。
当然,这样的管理模式必须借助高科技手段和系统来实现。集团化预订网络系统,优于单体酒店的市场营销功能;集中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管理10家以上门店的效率,超越了固有的区域和门店管理概念。这种模式下,连锁经济型酒店单店的用工比例能够达到1:0.3,这是其利润高于一般低星级酒店的最大优势。
能源费用也是酒店日常消耗的一个大项。连锁经济型酒店绝大多数采用单体空调,并少有空余公共面积。低星级酒店由于经营模式没有转变,多数还是采用传统模式,店小部门多,人浮于事,行政管理成本高,还有不少利润回报低、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的部门,如餐饮部门。多数低星级酒店采用中央空调,能耗费用大。这几个大项算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连锁经济型酒店日常管理成本低于低星级酒店了。
从连锁经济型酒店在我国短期内成功运营和快速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酒店行业是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但是同样应该与时俱进,同样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应该是低星级酒店的发展方向。
从去年开始,连锁经济型酒店各个品牌的业绩报告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出租率下降,平均房价下降。其中,过度扩张是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再过两年,目前仅剩的 99家一星级酒店和2557家二星级酒店如果都被经济型品牌集团并购改造,是否意味着,我国目前的酒店星级标准将向国际酒店等级标准转换?低星、经济型的都纳入Bud-geted(预算型),三星和中端都纳入MidClass(中端),四星和一般五星纳入FirstClass(高端),高端五星和精品纳入 Luxury(奢华)?
总之,低星级酒店的国际标准回归将是行业进步的表现。目前主题、文化客栈、民宿等大量兴起,其实也是行业和国际同行接轨的一种表现,难道不是吗?
作者:袁学娅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全面收益管理如何助酒店一臂之力 2016/4/6 11:20:52
- 酒店下一必争之地:酒店大佬争食非标住宿蛋糕 2016/3/29 11:24:06
- 个性化民宿是否需要国家标准? 2016/3/11 9:28:00
- 国家旅游局计划出台三项旅游住宿业细分业态标准 2016/3/8 9:43:09
- 2015年第四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2016/3/4 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