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发展之路在何方
http://www.hnta.cn 2016/1/6 10:53:42 来源:第一旅游网 点击:次
近日,第八届世界酒店论坛在海口举行,来自官、产、学界的代表围绕“酒店业发展新出路”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代表们认为,酒店业未来的发展须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把脉”行业
世界酒店联盟副主席、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张会发表示,尽管酒店业发展形势不甚喜人,但近年来,全球酒店业都在上演并购潮,中国酒店业更是无法置身事外。在实体酒店市场,2014年11月锦江集团宣布以不少于12亿欧元收购卢浮酒店集团100%的股权,2015年9月锦江股份收购铂涛酒店集团81%股份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酒店集团,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已成为旅游酒店业发展的必然。同时,酒店业界也在“抱团取暖”,从华住酒店集团提出的“万店联盟”,到开元等六大酒店集团发起成立的“中国酒店联盟”等,业界正在不断做着携手应对寒冬的积极尝试与努力。
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广瑞看来,现阶段,入境旅游者的人数增长低迷,外国游客作为中国酒店业的消费主体已经变成“过去时”。国民消费正成为饭店业的主体市场。但是他们对高档饭店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饭店所提供的诸如健身、购物、餐饮等相关服务难以吸引他们。
“此外,饭店同质化严重,很多饭店都难于找到自己特定的市场;饭店客房的供应不仅存在着档次结构的问题,同样也存在着地域结构的问题;酒店品牌快速扩张,但未能快速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实度等,这些都是我国饭店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广瑞说。
世界酒店联盟创始主席兼理事长吴军林认为,国际酒店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势头愈发猛烈,未来酒店业将朝着更理性更常态化更多细分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发展,短期内酒店业所呈现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渐改变。酒店业主应理性开发酒店,通过合理规划,使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全球酒店资产经理人协会中国分会会长、鲁能集团酒店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涛说。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华永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勇则认为,未来中国的酒店业将不再可能被以往单一的模式和标准所统一,而会彰显出各种个性化的模式和服务产品,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基本要素可能成为潮流,比如,艺术。“这几年,桔子水晶酒店在艺术方面做足文章,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强化艺术感已经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肯定的说,未来受欢迎的酒店产品一定是充满个性化的。当然创造个性化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标准化,而是应该努力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酒店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等待着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预测,首先,未来驱动、联合酒店资产的通路一定比资产本身要重要。其次,顾客决定市场,在产品研发方面,捕捉顾客的生活方式比酒店闭门造车重要得多。再次,共享比独享更加重要,未来的
世界一定是一个共享的社会。探讨“互联网+”
80后、90后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有着独特的消费习惯和心理,消费理念和语境。他们更注重时尚,消费行为严重依赖互联网,他们期望使用科技办理酒店入住、支付、吃饭、购物等。
“酒店要想吸引80后、90后消费,就要主动研究、理解、适应他们,推出迎合他们胃口的产品,最终让他们成为忠实客户。”李勇说,酒店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研究互联网,通过对互联网前沿技术的采用提升酒店的运转效率,满足这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互联网思维也可以让酒店业者重新作出思考,比如,酒店的房型是否可以更加优化,除了体现在使用功能上,是否可以表现在视觉、文化品位等方面。客房、餐厅、公共领域的功能应该如何重新界定才能体现出互联网的平台思维,让客人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使用酒店。
世界酒店联盟顾问张坚钟建议,目前旅游业界所推广的“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先进经验可供酒店业借鉴,酒店企业应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了解顾客需求,以顾客为主导,提供相应服务。
“以如家酒店集团为例,到今天为止,我们已拥有8000万的活跃会员。我们开发了一款客房电商平台的APP,一年为我们创造了上亿元人民币的价值。”孙坚说,过去,酒店营销只是纯粹以广告的形式拉动客流量,这个时代马上就会过去了。未来,将进入以价值和内容为主的互联网营销时代。
周涛同样认为,酒店的管理团队已开始重视通过互联网客户端的形式争取客源。
张广瑞则表示,饭店要重视互联网的作用,不要轻易与在线分销商较量,也不要轻视或否定他们对饭店业发展的作用。
“支招”发展
张广瑞建议,饭店业在今后的发展应注重“中国制造”,不应当长期持续着“贴牌”的模式,而应当努力打造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经营理念的饭店品牌。“饭店企业要真正依据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战略,要有长期坚守的目标市场。同时,饭店应重视与支持对行业精英的认可,尊重职业经理人在饭店经营理念创新方面的个人贡献,承认他们创造的、被公认的、能传承的、独特的饭店管理和经营理念。”
“由于旅行者日趋多元化,酒店应在细分市场的挖掘上多下功夫,通过品牌内涵、酒店文化和特色去赢得市场。无论何时,酒店都应将‘做好产品’放在首位。”吴军林说,另外,建议酒店业主将目光转向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一些风景优美的乡村。深度体验游产品在国内市场正日益被消费者追捧,将为酒店业带来了市场。特色精品酒店和文化主题酒店可能会更受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青睐。
孙坚也认为,酒店应通过产品去创造更多的上下游价值,然后,在上下游价值的产生过程中,再给产品提供更精准的定位,产生更多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全生态住宿产业链。
“品牌需要有温度,需要多维度。温德姆旗下有16个品牌,我们对这些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让有些品牌就像‘无印良品’一样不需要有太多的华丽装饰,而有些品牌则像大部分90后、00后非常喜欢的‘幸运蛋’那样充满惊喜,还有些品牌则是热烈的、‘浓妆艳抹’的风格。不同的品牌吸引着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我们正从原来的食、住提供服务商变为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温德姆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晨军说。
据刘晨军介绍,为了让温德姆酒店集团在短时期内为大家所认知,2014年10月,该集团同乐视网一起在北京太庙举办了一场活动,并邀请到了30位一线影星,这场活动在短短的五个月之内,在网络上一共获得了1.4亿的点击量。同样的,2015年在祝贺该集团在大中华区达到了1000家酒店的庆典上,该集团邀请了韩庚以及他身后的一个1500人的“韩庚粉丝团”。“这一系列的举动也是为了通过现在盛行的粉丝经济扩大酒店的品牌效应。”
而美国弗罗里达国际大学查普林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赵金林则换了一个角度来谈酒店发展,他说:“只要你照顾好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会照顾好客人。而客人受到好的照顾就会经常光顾酒店,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么如何照顾好员工呢?其中应包括对员工的认知、对员工工作的合理设计、教员工怎样做好服务工作、给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让员工感知和认同酒店的企业文化等。”
同时,赵金林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酒店企业还在于它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所作出的贡献,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有更好的经营收益,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品牌价值。
“把脉”行业
世界酒店联盟副主席、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张会发表示,尽管酒店业发展形势不甚喜人,但近年来,全球酒店业都在上演并购潮,中国酒店业更是无法置身事外。在实体酒店市场,2014年11月锦江集团宣布以不少于12亿欧元收购卢浮酒店集团100%的股权,2015年9月锦江股份收购铂涛酒店集团81%股份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酒店集团,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已成为旅游酒店业发展的必然。同时,酒店业界也在“抱团取暖”,从华住酒店集团提出的“万店联盟”,到开元等六大酒店集团发起成立的“中国酒店联盟”等,业界正在不断做着携手应对寒冬的积极尝试与努力。
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广瑞看来,现阶段,入境旅游者的人数增长低迷,外国游客作为中国酒店业的消费主体已经变成“过去时”。国民消费正成为饭店业的主体市场。但是他们对高档饭店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饭店所提供的诸如健身、购物、餐饮等相关服务难以吸引他们。
“此外,饭店同质化严重,很多饭店都难于找到自己特定的市场;饭店客房的供应不仅存在着档次结构的问题,同样也存在着地域结构的问题;酒店品牌快速扩张,但未能快速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实度等,这些都是我国饭店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广瑞说。
世界酒店联盟创始主席兼理事长吴军林认为,国际酒店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势头愈发猛烈,未来酒店业将朝着更理性更常态化更多细分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发展,短期内酒店业所呈现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渐改变。酒店业主应理性开发酒店,通过合理规划,使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全球酒店资产经理人协会中国分会会长、鲁能集团酒店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涛说。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华永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勇则认为,未来中国的酒店业将不再可能被以往单一的模式和标准所统一,而会彰显出各种个性化的模式和服务产品,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基本要素可能成为潮流,比如,艺术。“这几年,桔子水晶酒店在艺术方面做足文章,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强化艺术感已经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肯定的说,未来受欢迎的酒店产品一定是充满个性化的。当然创造个性化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标准化,而是应该努力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酒店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等待着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预测,首先,未来驱动、联合酒店资产的通路一定比资产本身要重要。其次,顾客决定市场,在产品研发方面,捕捉顾客的生活方式比酒店闭门造车重要得多。再次,共享比独享更加重要,未来的
世界一定是一个共享的社会。探讨“互联网+”
80后、90后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有着独特的消费习惯和心理,消费理念和语境。他们更注重时尚,消费行为严重依赖互联网,他们期望使用科技办理酒店入住、支付、吃饭、购物等。
“酒店要想吸引80后、90后消费,就要主动研究、理解、适应他们,推出迎合他们胃口的产品,最终让他们成为忠实客户。”李勇说,酒店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研究互联网,通过对互联网前沿技术的采用提升酒店的运转效率,满足这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互联网思维也可以让酒店业者重新作出思考,比如,酒店的房型是否可以更加优化,除了体现在使用功能上,是否可以表现在视觉、文化品位等方面。客房、餐厅、公共领域的功能应该如何重新界定才能体现出互联网的平台思维,让客人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使用酒店。
世界酒店联盟顾问张坚钟建议,目前旅游业界所推广的“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先进经验可供酒店业借鉴,酒店企业应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了解顾客需求,以顾客为主导,提供相应服务。
“以如家酒店集团为例,到今天为止,我们已拥有8000万的活跃会员。我们开发了一款客房电商平台的APP,一年为我们创造了上亿元人民币的价值。”孙坚说,过去,酒店营销只是纯粹以广告的形式拉动客流量,这个时代马上就会过去了。未来,将进入以价值和内容为主的互联网营销时代。
周涛同样认为,酒店的管理团队已开始重视通过互联网客户端的形式争取客源。
张广瑞则表示,饭店要重视互联网的作用,不要轻易与在线分销商较量,也不要轻视或否定他们对饭店业发展的作用。
“支招”发展
张广瑞建议,饭店业在今后的发展应注重“中国制造”,不应当长期持续着“贴牌”的模式,而应当努力打造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经营理念的饭店品牌。“饭店企业要真正依据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战略,要有长期坚守的目标市场。同时,饭店应重视与支持对行业精英的认可,尊重职业经理人在饭店经营理念创新方面的个人贡献,承认他们创造的、被公认的、能传承的、独特的饭店管理和经营理念。”
“由于旅行者日趋多元化,酒店应在细分市场的挖掘上多下功夫,通过品牌内涵、酒店文化和特色去赢得市场。无论何时,酒店都应将‘做好产品’放在首位。”吴军林说,另外,建议酒店业主将目光转向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一些风景优美的乡村。深度体验游产品在国内市场正日益被消费者追捧,将为酒店业带来了市场。特色精品酒店和文化主题酒店可能会更受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青睐。
孙坚也认为,酒店应通过产品去创造更多的上下游价值,然后,在上下游价值的产生过程中,再给产品提供更精准的定位,产生更多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全生态住宿产业链。
“品牌需要有温度,需要多维度。温德姆旗下有16个品牌,我们对这些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让有些品牌就像‘无印良品’一样不需要有太多的华丽装饰,而有些品牌则像大部分90后、00后非常喜欢的‘幸运蛋’那样充满惊喜,还有些品牌则是热烈的、‘浓妆艳抹’的风格。不同的品牌吸引着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我们正从原来的食、住提供服务商变为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温德姆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晨军说。
据刘晨军介绍,为了让温德姆酒店集团在短时期内为大家所认知,2014年10月,该集团同乐视网一起在北京太庙举办了一场活动,并邀请到了30位一线影星,这场活动在短短的五个月之内,在网络上一共获得了1.4亿的点击量。同样的,2015年在祝贺该集团在大中华区达到了1000家酒店的庆典上,该集团邀请了韩庚以及他身后的一个1500人的“韩庚粉丝团”。“这一系列的举动也是为了通过现在盛行的粉丝经济扩大酒店的品牌效应。”
而美国弗罗里达国际大学查普林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赵金林则换了一个角度来谈酒店发展,他说:“只要你照顾好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会照顾好客人。而客人受到好的照顾就会经常光顾酒店,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么如何照顾好员工呢?其中应包括对员工的认知、对员工工作的合理设计、教员工怎样做好服务工作、给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让员工感知和认同酒店的企业文化等。”
同时,赵金林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酒店企业还在于它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所作出的贡献,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有更好的经营收益,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品牌价值。
作者:王玮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绿色旅游饭店》行业标准修订发布 2016/1/5 10:24:23
- 酒店PMS渐受青睐 资本进入迎接剧变 2015/12/29 10:48:18
- 中国酒店业开启跨界新模式 打造客户需求式格局 2015/12/25 11:09:30
- 高端酒店全面拥抱互联网 深耕细作服务 2015/12/17 10:51:20
- 共享住宿模式引入 倒逼传统酒店转型 2015/12/16 1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