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壶口瀑布 所有的感官都被它征服
http://www.hnta.cn 2008-5-7 来源: 21CN旅游 点击: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

  要说壶口瀑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们惊讶的是其流量却相当可观。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时仅150至300立方米,这时河面冰封,细流涓涓,给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冻,秒流量骤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时达8000立方米,这时,巨流夹着大量冰块冲击而下,如狮吼虎啸,震天动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2000立方米之间,这时,由于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刹那间,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细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雾,偶又显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河水流量剧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连成一片,这时洪波怒号,激湍翻腾,声如奔雷,景象极为壮观。

  古时这里有“旱地行舟”、“飞鸟难渡关”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口,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四震,云烟迷漫,惊吓得也不敢飘然而过。由此可见瀑布之惊险、磅磅。

  在壶口黄河水跌落的地方,也即壶嘴的正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的奇石,人称"龟石",它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起伏,不论水大水小,总是露着那么一点点,这又给壶口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还有一块巨大的奇石,人们称它为“盂门山”。巨石上镌刻着“卧镇狂流”四个大字,为北魏徐亘坛所书。说来甚怪,河水至此,就乖乖地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又合流为一。另外,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当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站北南观,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北望,水里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来。

  早就听说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第一黄色瀑布,也是中国继黄果树瀑布之后的第二大瀑布,景色壮丽,气势非凡,我常心向往之.今年十一月份利用到陕西出差的机会,我有幸到了一次陕北革命圣地延安,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在结束了老区精神的洗礼后,又驱车来了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下辖的宜川县壶口瀑布,又接受了一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震憾!!!说实话,陕北之行最令我感觉到难忘的就是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在我陕北战友开车的陪同下,我们上午游玩了宝塔山、枣园、杨家岭、凤凰山、清凉山等革命圣地后,与战友分别时已经中午一点多,我们立即驱车向宜川赶赴。

  一路上尘土飞扬,空气中灰尘多,外地人一般不愿久驻陕北。哦!黄土高原,以前我只能在文字中去想象,以为它们不过是黄土堆积成的土丘,不堪一击,想不到它们也是一种山,只是缺少石头。我看到窗外一脉连一脉的翠绿,重峦迭嶂,不逊江南,心中涌起一阵阵暖流。车子在崇山峻岭中盘旋,让人觉得很厚实,很安全。估计两个小时后驶上了黄土高原的顶峰,在山脉上奔驰的我们伸出头去“一览众山小”,那种感觉真是爽极了!这时太阳已经西落,我一路上不停的催促司机要快,晚了就看到了,也拍不了照片了。又过了有两个多小时,大约五点多了,我们听到了一种如雷贯耳的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司机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爆发出来的声音,十里外可闻。令人称奇!

  下午五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壶口,这时只剩下天黑前太阳最后的余辉。远远地,我看见了黄河,这条被我们称作母亲的河流!河床比较干枯,河面比我想象中的要窄。司机介绍说:“黄河是很宽阔的有 500 米宽,只是到了壶口被两岸苍山夹峙才变窄,只有 50 米左右。春夏汛期河床就不会这么干枯了,壶口瀑布也会是另外一番更壮观的景象。”我们走上干枯的河床,看到河中央不停地升起一大团蓝白色的烟雾,感到很惊奇。司机说那是瀑布泻下后反溅起的水柱形成的,有“水中冒烟”之说。

  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河床中间,终于看到了壶口瀑布,心情一下被这么在气势所吸引,立即抓紧天黑前最后的时间,拿起像机照了好多照片,然后才细细欣赏起这雄伟的天然景观。只见黄河巨流从远处排山倒海似地推来,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不可阻挡,让人想起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巨流至壶口处渐渐聚拢为一束,突然间变得水势迅猛,惊涛骇浪,漩涡湍急,然后从悬崖上狂泻入下面的“龙槽”,仿佛一只神来之手拿着一把巨壶在倾倒黄水,故名“壶口”。河水注下后形成落差达二、三十米的黄色瀑布,绝世无双,独一无二,景色蔚为壮观。

  瀑布泻入“龙槽”后,水流急溅,巨大的冲击力,使浊流激起百丈水柱,一束束,一线线,直上云霄,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西天之势!与此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雷鸣之声,使人不由得想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词。它犹如一个天然的音乐喷泉,与城市广场上人工制作的喷泉相比,美百倍、千倍。水柱腾到一定的高处后,显得烟云缠绕,雾气翻滚,似乎有一座火焰山在下面日夜烧沸着这把巨壶内的黄水。“烟雾”在太阳照射下,形成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真希望其中出现几个翩翩起舞的仙女啊!

  站在岸边观瀑,脚下是惊心动魄的波涛,左边是一泻千里的黄河巨流。扭头看那瀑布,好似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它以搏大的胸怀亲近你、拥抱你,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融化你、摄服你;那狂泻而下的浊流,如同一把坚韧的斧头,有力地劈开石质的河床;那冲天的束束水柱,像一把把金光闪闪的利剑直指苍穹,舞出一道道刀光剑影;黄色的水雾,似霄烟弥漫的战场,黄尘滚滚,遮天蔽日;轰隆隆的雷鸣声,犹如不甘引颈就擒的万匹战马在仰头嘶叫,又如狂放不羁的万条雄狮拦动着金色的鬃毛在发威怒吼。那“烟雾”带着泥土的芳香,洒在我的头发上、衣服上,犹如仙女散下的花朵,浓浓地熏着我、浸润着我。

  瞬间,我所有的感官都被征服,眼中只有狂泻的瀑布,耳中只有轰隆隆的喧嚣声,脑中翻腾着风起云涌的黄河水,胸中只有黄色的波涛在汹涌澎湃。我的灵魂被干干净净地洗刷,好象壶口之外无一物,只有那雄浑、豪迈、粗犷、神奇充满我的胸膛,荡气回肠。难怪著名诗人光未然 1938 年 9 月在民族危亡之际来到壶口后,他的心骤然间被奔泻的瀑布征服,滔滔黄河水在他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立即写下了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后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

  这就是黄河,炎黄子孙的母亲河。这就是壶口,华夏民族的最强音,一颗泵血的心脏,跳动着中华大地的脉搏。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henan2)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