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河南地下四合院,“远看见树不见村”
http://www.hnta.cn 2007-4-12 来源:网易旅游论坛 点击:

在河南西部的陕县庙上村,村民们仍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过着平静的日子。这种居住方式使整个村子形成“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的人间仙境。由于其历史渊源深厚,地域特色明显,被誉为“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和“地下四合院”。


不识多少字的农民,将八卦的原理有机地融入了地坑院的形制中。于是,以东西南北为朝向的院,就有了各自的位置和名称:“东震宅”、“南离宅”、“西兑宅”、“北坎宅”四种建筑式样。

庙上村的地坑四合院,在平整的土地上深挖约四五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坑院十到十二米见方。地坑上边沿,用土或青砖筑约二十厘米高的矮墙加以防护和警示。

院子中央通常是小菜园,菜园的边缘有一米五左右宽的环窑洞走廊。小菜园肩负着复合性功能:存储一定的雨水;吸收充足的阳光和氧;改善窑洞内的通风等。每座地坑四合院中,都会栽上桐树、梨树各一棵,树梢高高伸出地面,传递着主人家人丁兴旺的信息。

张合群家所居住的是一处“西兑宅”的地下四合院,露天面积约有六十多平方米,距窑上地面五六米高。镂空的窗棂,斑驳灰黑吱呀作响的木门,昭示着年代的久远。

这种院子当地人不叫窑院,而称“地坑院”或“地坑四合院”。“院”的布局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面朝东为主起居室、客厅;面朝南的为儿子和媳妇的住房;面朝北的窑设置有厨房及置放杂物、粮食或饲养牲畜。

地坑院里的窑洞冬暖夏凉,防风、抗震。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每处地坑四合院中都有一眼下挖了深四至五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地坑四合院土层厚且坚硬,而且建造简单价廉。“地下四合院”这样一种奇特的建筑风格和简单的居住环境,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精彩一页。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Candice)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