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 宏村
http://www.hnta.cn 2007-3-20 来源:百度 点击:

   


    早在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被誉为古民居建筑博物馆




     在游人如织的黄山脚下,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

    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为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月塘称为牛胃,一条四百余米长的水川,九曲十八弯,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虞山溪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形村落。




    宏村古建筑中的承志堂,是皖南古民居中宏大、精美的代表作。这里仿佛就是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目光所触,尽是木雕镂空门窗,前厅横梁上的宴官图,中门上方护楼板上的立柱雕着渔樵耕读,南北财神,斗拱上是三国演义,边门上方的字图案,全都层次丰富,人物繁复而生动,百余年后依然金碧辉煌。据说,当年经商发家的主人造房时,仅用于木雕表层的饰金,即费去黄金百余两。

   西递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八公里。这里的古民居建筑成一船形。西递村是皖南民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尚有一百二十二幢。园林化情调是黟县西递古民居的又一艺术特色。小庭院内地面或铺设青石板,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图案。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西递村是一处以胡姓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这里的胡姓原为唐朝李氏皇帝的后裔,为躲避追杀到此避难,并世代繁衍生息于此。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精品明清民居的主人,都是当年的徽商。所以,直到今天,客厅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在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Candice)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