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厦门 三味:洋味 土味 台味
http://www.hnta.cn 2007-4-4 来源:热点旅游网 点击: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厦门“洋”名在外,却不妨碍它举手投足间散发出闽南金三角特有的“土”气息,而地处海峡前沿,台商云集,又给这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带来了浓浓的“台味”。
 


   在厦门最繁华的中山路,每到周六周日晚上,68岁的庄相敬都会带着他的“厦门五缘歌仔戏剧团”到步行街公演。巨幅广告牌上穿着洋装的外国模特与身着传统戏服浓墨重彩出场的演员相映成趣,大广弦拉起来了,闽南味的腔调唱起来了,记者看到,拎着大商场购物袋的女子、吃着闽南特色春卷的小孩,还有拿着相机“猎艳”的外国游客,都被吸引过来。
  中山路及其附近一带可以说是厦门种种风味的高度浓缩。崇尚西方情调的人乘坐观光电梯到“必胜客”享受比萨饼的美味,喜欢中式口味的人悠然迈进“黄则和”与“吴再添”老店,来一碗花生汤、面线糊或“土笋冻”。而对书籍情有独钟的人,可以到大陆唯一的台湾图书专卖店--厦门台湾书店翻阅台版书籍。书店总经理申显扬告诉记者,店里现有台湾书籍3万多种20多万册,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享受一段“台味”盎然的时光。
 


  沿着中山路往轮渡的方向行走,可以望见鼓浪屿。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描述这座小岛时,说“优美的钢琴声,从一些英式、法式、西班牙式的小楼里流溢而出”。确实是。600多台钢琴、1000多座风貌建筑使得兼具“琴岛”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名的鼓浪屿“洋”气十足。而不经意间,又能瞥见闽南风格的飞檐翘角,碰到一些在榕树下泡功夫茶的厦门老伯,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闽南话。“洋气”“土味”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对于喜欢台湾贡糖和金门高粱酒的人来说,到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转转是个不错的主意;对台湾风貌感兴趣的,或许会在晴和的日子到会展中心“近距离目测”金门;而在厦门和平码头,众多台胞往来其间堪称一景。今年前11个月,厦门——金门这条两岸之间的“黄金通道”出入境旅客总人数已超过55万人次。
  在地处厦门江头的台湾街,经营石材生意多年的范国恩是厦门6万多名台商台属中的一员,1年中有11个月待在厦门。谈起厦门的“台味”生活,他如数家珍:可以到东方巴黎广场吃台湾肉粽,到莲花二村跟台湾师傅学花式撞球,还可以到台湾人开的“康康柳丁”唱歌或到“漫画王”看漫画,当然也可以到大陆唯一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购买莲雾、释迦等台湾产地水果。他说:“厦门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独具特色,又兼容各种风味,惹人喜爱。”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Candice)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