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西塘游梦烟雨画廊
http://www.hnta.cn 2007-5-16 来源:乐途旅游 点击:

   

    西塘镇地处太湖东南流域的水网地带,河港纵横交错,荡漾星罗棋布。“九里湾头放掉行,绿柳红杏带啼莺”,正呈现了西塘这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西塘,古名斜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宋成市廛。明清时期“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形成了“桥多弄多廊棚多”的特色。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文化。翰墨书香,诗词金石,缔造了西塘浓郁、宽广的文化氛围。在明清四二七年里,有进士十九名,举人三十一名。民国时期,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常来西塘吟诗会友,十八位西塘文人参加柳亚子创办的南社。

  游西塘,“清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一百零四座桥,古厚淳朴,风韵各异。游西塘,“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一百二十二条弄,深幽奇妙,弯曲自如。游西塘,“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千米廊棚可使您在此体味绵延了若干个世纪的朴实、恬静。游西塘,“流光溢彩杜鹃美,花中西施天女舞”;数百年的种植史,培育一百三十余种杜鹃,苍劲挺拨,繁花如锦。游西塘,泼墨挥毫,品酒吟诗,聆赏田歌,拍摄影视……


地理位置: 西塘镇地处太湖东南流域的水网地带。

  江南古镇西塘曾是吴根越角之地,吴、越风俗至今还能见到一斑。镇上现有11个联票开放的景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各种展馆,一是园林宅第,一是庙宇,还有一些私家开放的宅第,再有就是江南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

  在西塘镇上走走,感觉和在周庄不一样,宁静而不冷僻,“生活着的千年古镇”确实名副其实。从停车场穿过计家弄,便进入狭长的古弄中,弄中有弄,弄连弄,弄套弄,犹如迷宫一般,尘世的喧嚣在此得以静化,恍如走进了一册古朴的历史线装书里。西塘的弄堂一般都和民宅连成一气,弄即是宅,宅也为弄。

  狭窄幽深的西塘古巷

  民间曾经流传过西塘“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的故事。这里的烟雨长廊一边依着民宅,一边临河,有一种特殊的氛围,特殊的韵味,特殊的作用。冬日,温和的太阳光照到临河的长廊中,长须的老汉和满脸皱纹的乡妇坐在椅子上读报和做女工,悠闲安逸;雨夜,这里曾拥有过多少热恋和低语;若选一个欲雨未雨的日子,漫步过廊棚,穿过薄雾之中,隐隐约约,仿佛身处于国画的神韵之间。欲雨未雨的日子该是廊棚最美的时候。



    西塘人在静静地生活,静静地做生意。这里,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经商文明。在狭长的古弄中,许多人家从自家的民宅中摆出摊来,卖着荷叶粉蒸肉、熏青豆、小粽子、芡实糕等等,稍大一点的店卖龙蹄,以阿牛龙蹄最有名。这儿的人从不拉客,小食品让人先品尝,吃了不买也绝无怨言。一般都是一口价,生意在静悄悄中做成,路上无人乞讨和喧哗。

  西塘有秀美的地域风貌,丰厚的人文景观,浓郁的习俗风情。走进西塘,江南瓦当、明清木雕、嘉善黄酒,还有纽扣、根雕等艺术展览馆,以及西园、醉园、圣堂、七老爷庙等景观,与粉墙黛瓦、幽深庭院融合在一起,达致一种如歌的传统古典美。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Candice)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