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麻塘村位于贵州东南州首府凯里市龙场镇
晨雾中的劳作
麻塘村晨景
著名的革家蜡染
推荐理由:革家人———这个只有5万多人口的民族,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18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国内唯一一个至今仍有待识别的民族。革家人相信,远在三皇五帝,也就是中国的神话时代,革家人的祖先———羿,用他的弓箭射下了7个太阳中的6个,留下了一个太阳,拯救了芸芸众生。革家人祖先射日的传说中,除了太阳数量等个别细节上稍有不同以外,其他部分和《山海经》、《淮南 子》、《楚辞》等众多典籍中的后羿射日的记载有着惊人的吻合,一个氏族首领的神化,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自然景观:★★★★
站在黔东南州麻塘村后山的山坡顶上,往任何一个方向几乎都是一片迷离。浓重的雾霭笼罩四野,大山里的雾气依旧没有散去的意思,事实上,昼夜的强烈温差带来了充沛的水气,滋养着山林里的一切:云杉、雉鸡、水稻、革家人……无一不仰赖于此。唯有山谷里的风才能吹散这浓得搅不动的雾霭,或者应该说是瘴气,太阳撕裂了混沌不清的场景,还原了一个由简单的土木结构建筑和高植被覆盖率构成的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谷村寨。
人文景观:★★★★★
太阳当然也带来了温度,在革家人的精神世界里,太阳亦是他们的图腾。革家女子的服饰,由红缨珠帽、花冠帕贯首衣、蜡花衣、围腰围裙片和百褶裙组成,有丰富的蜡染花纹图案。红缨珠帽、衣裙与红绑腿以多变的刺绣花纹为明显特征。红缨珠帽正中要插一根方锥形银簪,极似祖先射日的利箭。革家的银饰中,银抹额为一条薄银片,上印凸形太阳、星晨等图,佩戴时,弯成弓形,与发簪相配,形似弓箭。事实上,在麻塘村几乎随处可见这样的关于弓箭或太阳的崇拜。在革家,除了罗姓没有神龛(用革家话说,是没有香火),红白弓箭是直接挂在堂屋正门对面的正壁上外,其余各家各户的堂屋里都置有一个神龛。然而神龛上祭祀的除了祖先的牌位,就是神龛右一角挂着一副用竹条做成的小巧玲珑的红白弓箭。直接把把弓箭视为香火,似乎也在暗示着革家人作为羿的后人的某种巧合。他们自称为“哥摩”(革家语),主要居住在贵州重安江两岸的黄平、凯里一带,虽然被暂时归入苗族的一个分支,但革家人从没有承认过,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信仰和礼仪,史料记载中多称他们为“革兜”族,社科界泰斗费孝通博士早在1952年就撰文指出“革兜是一个民族,是少数民族中之少数,是古代僚族的后代。”
友情提醒:
1、麻塘村距凯里市中心约18公里,可坐中巴车(车票5元),车会在麻塘村口停,下车后,步行20分钟,就是大名鼎鼎的麻塘革家了。
2、麻塘村有简易的小旅馆可住宿,但建议自带睡袋。3.麻塘村的腊肉干锅很不错,值得一尝。(图/文 许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