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建筑活化石,客家土楼---上饶楼
http://www.hnta.cn 2007-6-19 来源:乐途旅游 点击:
   
    一千多年来,客家先民历经无数变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东晋的五胡乱华、唐朝黄巢之乱及至宋室南渡,客家先民由黄河两岸到达长江流域,然后再从长江流域翻山越岭往南方迁移,大部分客家先民人迁到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小部分迁到广西、贵州一带。
    广东潮州饶平山区的客家先民自宋朝就迁居于饶北的各座山地里。客家先民起初是用竹木架梁、篱笆作墙,另以树皮、茅杆、稻草盖顶来盖房子,选居于山区高埠之地,从事于农耕谋生。
    自宋元以来,饶平山区经常有盗匪野兽出没。明清时期,匪乱械斗更是常有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为防外侵和保卫生命与财产安全,客家先民就顺应山势集氏族的人力物力倡建了客家土楼。
 
    上饶楼位于饶平北部山区的上饶镇,建于乾隆三十八年,整体高三层半,圆形。围墙大部分是用黄泥土夯成,打上粘糯米的汁液,使墙体的质地异常的坚硬。围墙的厚度最厚可达一米五之多,开个窗户能躺两个五六岁的小孩子。
 
    上饶楼只有一个楼门,楼内有两口水井,每家每户都有储蓄粮食的间所。当外敌入侵时,楼内的客家百姓就会迅速拴上楼门,人们在楼里头的生活自给自足。上饶楼围楼内住的是同一姓氏的氏族,有严格的乡规民约和共同的礼俗习尚,客家先民世世代代团结互爱,辛勤劳作。
 
    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特的古建筑物,是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上饶楼历经数百年之久,原来保持的非常完整,因“文化大革命时期”部分已拆毁,导致后来风吹雨打慢慢破落,就形成了今天断壁残垣的样子。 
 
客家文化的积淀也无法更改岁月对土楼的风化与人为的破坏,断臂残垣在高空下更显得历史沧桑。


残破不是它的本原,历史见证过它美丽的容颜。



厚重的墙垣,金黄的颜色,历史深入的是土地,流淌出来的是文化。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Candice)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