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风景秀丽,山水怡人。其中灵山寺景色、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罗山县西南部境内,西南分别与信阳县、湖北省大悟县交界,东连鸡笼山,西邻鸡公山。它含六大景区:灵山寺景区、逍遥洞景区、金顶景区、龙凤祥林景区、龙牙寺景区、九里落雁湖景区。
灵山,最早叫八山,源于八座主要山峰。其最高峰叫霸山,古人误以为此峰为县境最高峰之故。因“八”“霸”音近,后八山被混称为霸山。此山“每有云气覆顶必雨,验之信然”,其中一次高峰叫小灵山,自然与山名吻合,“灵”“霸”二字又同一“雨”头,故霸山之名渐被灵山取代。
灵山,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1.5一0.7亿年前),为花岗岩基。这里山体连绵,层峦叠障,沟豁纵横,年平均气温13-15℃。夏季山上山下日温差7℃,夜温差15℃。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物类有1000多种。最值得一提的是灵山云雾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中的精品;其次是板栗、中华弥猴桃,为高营养食品,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杜仲、桔梗、七月一枝花等是名贵中草药。动物种类有1067种190科之多,仅鸟类就达169种,景区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董寨林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二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等。哺乳类动物主要有野猪、野山羊、狼、金钱豹、大灵猫等。
灵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旧时有大小寺院13所,现存2所,其中灵山寺已有两千年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被封为国庙;明太祖朱元璋曾到此降香,封当时的主持陈大用为金碧禅师,并亲笔为大寺题写“圣寿禅寺”匾额。现有大殿7层,僧民30余人。农历三月初一庙会,进山朝拜旅游者络绎不绝。
灵山几乎景景有传说,石石有典故。这些传说和典故与景观相映生辉,将本来就秀丽、神奇的自然景观装点得更加秀丽和神奇。灵山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远近风传它有求必应,非常灵验,虽无科学道理,但信者甚众,有求必应的传闻颇多,有的求财求运者竟不惜跋涉数千里之遥。
回眸青山---“睡美人”
汉朝末年,九里关一带为一古镇,直通往楚国(今湖北)古镇上有一大户人家,膝下无子,抱养一女,幼名落雁,落雁生得活泼聪明,深得其父喜爱。落雁长至十六岁时,已落得亭亭玉立,十分标致,用沉鱼落雁之美来形容无过而不及,凡见过落雁之人,无不为之倾倒。落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其貌美,而其才也佳,因此前来为她说媒的人踢破了门槛。她在择婿时,出了一副对联“河南南、湖北北、雄关九里”次日把这副对联公布于众,若能对出下联者,落雁就与之成亲,结果,许多才子、秀才们都纷纷前来对此下联,遗憾的是无一人能对出下联,前来的人大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她说:吾未得此联者,终身不嫁也。多年过去了,落雁还没等到对出此联的人。伤心绝望的落雁哭了三天三夜,流出的眼泪抛洒在九里关。后来落雁到灵山寺出家为尼。据说落雁死后化作一座青山,人们把这座青山称为“睡美人”,千百年来,她一直守护在九里关,孤守着她曾经伤落泪的九里关。后人为纪念落雁,就把落雁曾经抛洒伤心泪的九里关旁的这座湖泊称为九里落雁湖。
交通:景区西距京广铁路和107国道40公里,东至京九铁路50公里,北到南信(阳)叶(集)路10公里,京(北)珠(海)高速公路从灵山脚下通过;有罗山—灵山、伍家坡—灵山、鸡公山—灵山、大悟—灵山四条公路交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