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冰沟的地方
从青海的野牛沟翻过祁连山,就是甘肃境内了,也就进入了全国唯一一个以裕固族自治县相称的肃南县。在县城里,我发现无论大小广告上,甚至临时搭建的围墙上,都画上了这样一幅丹霞景色:在众峰林立当中,一峰突出,峰顶上竟镂空成一个圆,活像一个人像的侧面。不用说,这肯定是肃南县的招牌景点。经打听,它在一个叫冰沟的地方。旅行前我早就听说在肃南有丹霞地貌,但如此有特色的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先去了张掖地质公园,晚上就住在岔口上的度假村里。老板姓张,听说我想去冰沟,他介绍说,那是在白银乡南上一点点的路,从公路上走进去约4公里就可以看到。
第二天早上老板送我上了一辆班车,还用土话跟司机吩咐了一番。山里人就是好!
进沟
公路两边到处是山,到处是沟口。司机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停下车让我下车,并告诉我从这儿进去就是了。
沟口不大,两边各有一条竖着的枯树杆,几乎就可以把沟口拦上了。越往里走越是宽敞,十几辆大车并排通行也不成问题;也由于宽敞,两边的秃山越显低矮。越往里走也越寂静,只有自己“沙沙”的脚步声。
这沟其实是一条干旱的大河床,是百川归流之地。可以看得出,每当下雨,雨水从千川万壑上流下来后,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到这里,再浩浩荡荡地流到山外去。
从古亘的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再经过河水的冲刷,变得千奇百怪。不时还有一些在太阳下闪着银光。我猜想那是冰水来不及流走而凝固成的白石头,怪不得这里叫冰沟。在这里,行走仿佛也成了一种寻宝过程,也算是一种心灵享受。
遭遇鹰袭
但这种“享受”很快就结束了。我走了约半小时,来到一个岔口。正当我举棋不定地怔在那儿,耳边传来一阵风声——一只大鹰向我俯冲下来。我本能地一闪,那家伙在我头上呼啸而过。回过神来才明白:两边都是秃山,能动的东西只有我一个,岂不成为被捕食的对象?
我想迅速离开,可让人揪心的是两边的山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半点丹霞色彩,何去何从?莫非张老板吩咐错了?可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呀。
本着好景不在路边的信念,我决定走进一条岔路。
沟面开始收窄,变得连一辆大车也难以通行;视线也收窄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压迫感。为了给自己壮胆,也为了防止再被鹰袭,我放声唱起歌来(其实是乱嚷嚷)。我明显感到自己的手臂上起了鸡皮状,不知是因为吼声还是恐惧。
“是非之地”
当我转过一面峭壁,突然发现有两辆小车停在那儿。再细看,都是北京牌的,低排量的那种,绝非越野车。我在想:要是从北京来甘肃旅游,尤其是来这样的穷山沟,非越野车不可!这么说来眼前的车——莫非是赃物?而这里就是藏赃点?一想到这儿,我怕得甚于刚才被鹰袭——我不成了杀人灭口的对象?
这时,别说是唱歌,连气儿也不敢大声喘了,我放轻脚步,诚惶诚恐地再往前挪动。一再提醒自己:再看不见丹霞地貌就往回走,离开这“是非之地”。
前面突然有人影闪过,我急忙往边上藏身。两个、三个……我终于看清楚了,都是一把年纪的游客打扮的人!原来真是北京人,退休后闲着没事,开着车四处转悠,走到哪儿算哪儿,压根儿就不是越野一族。
看来,假李鬼吓着了真李逵,闲逸人可把我这真正的越野人吓着了。
旅游提示
玩:冰沟里不用收门票,可景区内却建有一些水泥栈道,这么说现在是“国有资产白白流失”,收门票是迟早的事。冰沟里的景物还没有命名,包括最经典的那处。
摄:以上午光线为好,7时15分会有漂亮的镂柱光线。观景台后的情侣柱是最好的焦点。住:冰沟离肃南县城约40公里,肃南县城内只有几处可投宿。车站不远的西至哈志(裕固族语“故里家乡”之意)住宿较便宜,双人间每晚40元。冰沟离白银乡约2公里,有两处可住:一家是新开张的丹霞宾馆,标间140元;另一家为家庭旅馆,每间20至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