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走神州 >> 正文
悠游阳朔:碧莲峰里住人家[图]
http://www.hnta.cn 2008-8-15 来源:21CN 点击:

  出迎江阁再往上行,见道旁一石,上刻一诗,正是近代爱国人士吴迈描写阳朔的有名绝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沿风景道再往上行,见一小门,上书“南山厄”。背面书“风景道”。在这厄门内外,是石刻集中之处。门左有俞安期的诗刻:

  四周烟雨苍茫,万朵莲花屏障。

  分明西出函关,人在华阴道上。

  门右刻有“山高水长”、“江山锁钥”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有宋人李纲题刻的诗:

  辍饭支头看翠微,人间应见此山稀。

  无从学得王维手,画取千峰万壑归。

  在这些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碧莲峰半山腰那巨大的草体“带”字。此字飘逸洒脱,笔意含蓄,引人遐想。字经8尺,乃阳朔县令王元仁于清道光甲午(公元1834年)所书。据说曾有游人分析此字含有“一带山河,少年努力”之意。还有人进一步分析出其意:“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更有人推测出“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的诗意。真是一字带出众人智,品味揣测各不同。为此,当地亦留有歌谣:

  古人有意一笔勾,题刻带字影清流。

  来往游人纷纷过,谁家至此不抬头?

  出南山厄门即拾级而下,临江边有一渡口。渡口旁有一天然大石台,题刻有“钓台”二字。据说晚唐诗人曹邺弃官隐居故里阳朔后,常在此石上钓鱼为乐。现在石上留有其诗一首: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因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光恋钓鱼?

  此诗表明曹邺弃官隐居是出于无奈。由于晚唐政治局势不稳,为官者贪鄙成风,受欺压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以严光自况,说明诗人是很想为国为民大干一番事业的,可惜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自己的远大抱负难以施展,只好做个闲云野鹤式的垂钓翁了。严光是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字子陵,曾与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隐居于富春山,常垂钓于富春江。严光的典故我是在读毛主席的诗词时了解的。1949年3月28日,全国解放前夕,诗人柳亚子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的诗给毛主席,诗中有句:“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表明诗人想在全国解放后归隐家乡分湖,学严光垂钓去了。毛主席写了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劝他:“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昆明池是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

  游览至此,碧莲峰的精华景点都游览过了。但我的游兴未尽,来到碧莲峰,不登此峰誓不休。咨询导游,导游说如想登山,可从西面即桂荔公路边上山为好。那边山势比较平缓,登山没什么危险。按照指点,经过一番艰难的攀登,终于登上了碧莲峰顶。但在山顶也没什么风景好看,草木茂盛,把视野都挡住了。心中一腔情调无处发泄,只好伸长双臂,向天长呼:呜喂、呜喂、呜喂!!!不知我的一腔情调传达给上天了没有?不管怎样,我的碧莲情结已经了结。

共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