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碧峰峡繁育基地,还是个比较新的繁育基地,还没有自己繁育的小猫(这是工作人员的说法,他们欢快地说,你们九月份还来呀,就有小猫看了)。这里的大熊猫虽然也是圈养的,但是活动空间相对大的多了,每只猫除了有一间小小的笼舍外,都有一个大大的后院,这个后院里除了绿树碧草,还有小桥流水。当第一只大熊猫在我眼前不到5米的地方躺倒,对着手里的竹子咔嚓一口的时候,我开始不可抑制地笑,它们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因为下午天气热,大熊猫基本都在笼舍里睡觉,但是有人来,饲养员会把他们叫出来,一只叫西蒙的熊猫被唤出来后十分不耐,走两步就要生气地叫两声,我这是第一次听见熊猫叫,实话说,原来我都从来没想过,熊猫这东西也叫,而且这么大的一个东西,叫声跟羊差不多,略哑而已。繁育基地除了人工繁育的熊猫外,还有从野外抢救回来的熊猫。有一只熊猫叫戴立,左后腿被截肢了,工作人员说,从野外救回来时左后腿已经严重感染,它奄奄一息,不截肢就要死了。工作人员平静地叙述它的身世的时候,它就坐在自己的小屋里,用2只前爪捧着一块饲料饼,咔吧咔吧吃的很香,有时抬头很无辜地看看我们。现在的戴立,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他曾经的家,他曾经生活的雪线以上的森林里,夹断他腿的猎人的套子。工作人员说,因为戴立只有三条腿了,所以必须节食,不能太胖,这时候,戴立正专心地趴在地上,把撒在地上的饲料饼的渣渣舔掉,看来这饼不错。它为什么叫戴立呢?戴立是瘸子吗?不是吧!
《中国国家地理》把雅安比喻为一位世家女子,虽然繁华事散,但风姿韵致不减,反倒在一派新鲜气象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来。何谓“世家女子”而又“繁华事散”,我想并不是指军阀割据时期的西康省省会,而是指其作为茶马古道起点的时候,那时候的雅安,肯定是非常繁华热闹的。雅安出茶叶,在我们一路西行的路上,嘉绒藏区和康巴藏区喝的茶都是雅安出的,一大包,用苇席裹好,每个藏民家里都有很多包,他们叫它“大茶”,每天的酥油茶也都是用它煮的,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雅安境内的蒙山,是中国人开始人工种茶的发源地。在成雅高速上,一路都能看见巨大的广告牌,道是“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