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西游漫行 >> 正文
畜牧王国遇“牛事”
http://www.hnta.cn 2007-4-5 来源:国际在线 点击:

 

  早知道阿根廷是畜牧业大国,曾经有“世界的肉库”的美誉,畜牧业在阿国民经济中也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真到了阿根廷以后我才发现,畜牧业对于阿根廷人来说不仅仅是政府财政报告上的数字。畜牧业是阿根廷人的骄傲。
  
  农展会上的大明星
  
  在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阿根廷,报纸有农牧业专版,广播节目里有专门的时段播放农牧业新闻。然而最能体现这个国家对农牧业重视程度的莫过于每年一度的农展会。今年,不仅大部分内阁成员都拨冗出席,就连正、副总统也在百忙之中亲自莅临。这样一个了解阿根廷农牧业的绝好机会,我当然不会错过。
  
  去的时候已经是农展会的最后一天,想不到来参观的人还是那么多,农展馆的大厅里摩肩接踵,热闹得就像是北京的庙会。本来以为来这儿的大都是农业和畜牧业的相关人士,没想到竟然看到许多带着孩子的家长。在畜牧业的大厅里,每一头“展品”的畜栏外门都挂有内容详尽的铭牌,不少家长按照铭牌上的说明给孩子讲解牲畜的品种、产地和特点,而小朋友们居然也听得津津有味。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情景应该出现在自然博物馆或者动物园里。看来,阿根廷人对畜牧业的热爱和关注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代代相传。
  
  忽然发现前面围着许多人,闪光灯晃成一片,莫非又来了什么大人物?挤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人们争着与在评比中拿了第一名的良种牛合影。而那位被所有镜头对准的“大明星”显然见惯大场面,悠然地吃着饲料,丝毫也没有受宠若惊的意思。实际上,其他没有获奖的牛也并没有受到冷落。那不,旁边的那头毛色锃亮的黑牛在闭着眼睛享受“按摩”服务;这边这头漂亮的“瘤牛”正伸着脖子让主人为它梳理“刘海”。让牲畜享受明星级的待遇,大概也只有崇尚畜牧业的阿根廷人才做得到吧。
  
  牧场工人:快乐的“乡下人”
  
  在中文里,“乡下人”多少有点贬义。不过在阿根廷,这个观念恐怕得改变一下。阿根廷人一向有以从事农牧业为荣的传统。近几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城市里失业率激增,社会治安恶化,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乡下人”的生活。参观农展会后不久,接到一位阿根廷朋友的邀请,我得到了去牧场实地考察的机会。在那里,我认识了被阿根廷人称为“乡下人”的牧场工人——一群质朴可爱,乐天敬业的劳动者。
  
  位于圣非省的玛丽娅牧场方圆6000多公顷,只请了七、八名工人。牧场主和经理一年也未见得来“视察”一次,牧场日常的管理工作全由叫席尔瓦的监工负责。也难怪深得牧场主的信任,一脸憨厚的席尔瓦已经在这个牧场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了47年了。最近,席尔瓦在附近的小城镇上买了一栋漂亮的小房子,开始为退休做准备。可临到要搬家了,他又打起了退堂鼓。其实,除了给牲畜接种和给母牛接生之外,牧场上工作大部分时间并不十分忙碌,而且收入也不比那些西服革履的公司职员少。然而真正让席尔瓦难以割舍的恐怕还是那份远离尘嚣,终日与牛儿为伴的优游自在。
  
  告别了监工席尔瓦,我们来到位于查科省的拉雷奥诺牧场参加今年的种牛拍卖会。种牛拍卖是牧场一年中的盛事,今年又恰逢拉雷奥诺牧场百年华诞,所以场面就格外宏大了。与中等规模的玛丽娅牧场相比,拉雷奥诺牧场在阿根廷北部算是数得上的大牧场,在牧场上工作的工人多达几十人。在拍卖会开始之前,庆典的策划者特别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兵”,让在牧场上辛勤劳动的工人们也在各位嘉宾面前亮亮相。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正当壮年的“主力军”。只见这些平日少言寡语的汉子们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挥舞着牧场的旗帜,一脸的神采飞扬。围观的人群中,他们的妻子、孩子在向他们欢呼叫好,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出场”的是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老职工,几位有着和席尔瓦一样憨厚笑容的老人坐在马车上不断向人群招手。队伍的最后是年轻一代的“生力军”。
  
  其中,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最引人注目。马靴、“灯笼裤”、鸭舌帽、系在颈间的小丝巾,一身标准的“高乔人”打扮,眉宇间的勃勃英气不让须眉。这些年轻人中,有的一家几代都在牧场上工作,牧场就是他们的家园。在经历了经济危机以后,阿根廷的制造业、金融业受到重创,畜牧业产品的出口在阿根廷经济复苏中的所起的作用则日益凸显出来。望着牧人们一张张充满自信与骄傲的脸,谁说这些“乡下人”没有理由为自己的工作自豪呢?
  
  卖牛也要奏国歌
  
  阿根廷人爱国,而且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比如家家窗外悬挂着的蓝白两色国旗,再比如在重大的场合(例如农展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总要奏响的国歌。即便如此,当阿根廷国歌在拍卖会上响起来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点意外:卖牛也得奏国歌?
  
  拍卖种牛历来是畜牧业地区的大事,更何况欣逢牧场的百年庆典,除了来自阿根廷国内外的买家,附近城镇的居民也都纷纷赶来助兴,空旷的牧场一下子热闹得像过节一样。原来搭好的三面看台一早就坐满了,牧场的工人们只好就地取材,用喂牲口的秸秆垛子临时加了两排“加座”。拉雷奥诺牧场隶属于阿根廷北方畜牧业的巨头之一——拉斯里拉斯公司。当天,拉斯里拉斯公司的总裁亲自宣布拍卖会开始。紧接着,坐在看台上的人们全体起立,开始奏国歌。
  
  音乐声响起,刚才还在嬉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有人开始跟着哼唱。三面看台围住半圆形的拍卖场,等待拍卖的牲畜就关在拍卖场后面几排畜栏里。作为当天的“主角”,它们似乎也不甘寂寞,发出“哞哞”的声音来为人们“伴唱”。就这样,音乐声、人声、牛声掺杂在一起,混响成一曲奇怪的交响乐,听上去有点好笑,但不知怎的,心里感动起来了。阿根廷人常说种地、养牛就是报效国家,在那一刻,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大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