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人的音乐创作,最典型的形式是敲打着节拍的歌唱。歌曲旋律的表现手法不太发达,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些打击乐器,而且非常简单。在中央澳大利亚各部落中,很流行的是用简单的喇叭筒来扩音的歌唱,它能加强嗓音,而最主要的是改变音色和强弱。在伴舞而歌时,人们还用飞去来器互相敲击,或用两根棍子敲击地面等。在东南各部落中,则用敲击简单的薄膜鼓(用负鼠皮蒙在一个空筒上或张在两膝之间)来变换音量的大小。在昆士兰北部地区也有比较完善的蒙着晰蜴皮的薄膜鼓。另外有一种响板流行很广,它是一块小木板,一端有个小孔,穿上皮带,手执皮带将木板迅速回旋,发出音响。土著人的音乐通常总是为舞蹈伴奏的。土著居民舞蹈在澳大利亚殖民者中间和文献中间有一个流行的称呼,叫科罗搏里舞,这个称呼表示着各种各样的舞蹈,从简单的纯粹娱乐性质的舞蹈到宗教仪式舞蹈都包括在内。土著人舞蹈的最大特点,第一是它的集体性,第二是表现力,第三是它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意义。如果是仪式舞蹈,那末它就由一批成年男子来表演,未经献身的人不能参加。如果是普通的科罗博里舞,那末妇孺都可以参加,但通常也只是作为观众或是作为打拍子或伴唱的特殊乐队。有时舞蹈变成了真正的哑剧,成了真正戏剧性的动作。有很多舞蹈不是表演实际生活的场面,而是表演土著人的神话和信仰(对象)中的题材。最著名的有中部澳大利亚各部落的图腾舞蹈,表演图腾祖先在神话中的情节。往往舞蹈的主角表演一个精灵,这个科罗博里舞也就是以这个精灵的名称来称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