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西游漫行 >> 正文
“第三只眼”扫描尼泊尔
http://www.hnta.cn 2007-7-18 来源:人民网 点击:



 



《微笑》 :在博卡拉看到一班小孩在玩水,其中这个小女孩的眼神吸引了我。


  有人说,摄影爱好者有“第三只眼”——他的镜头,通过这“第三只眼”去发现世界,了解世界。当看着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照片的同时,人们也在分享着作者用他的眼睛和镜头带来的奇妙世界。
  来自香港地区的Kent也有第三只眼。在他网页的作品里,无论是布鲁塞尔,还是尼泊尔,他所关注的瞬间大多与人有关。“因为拍风景,可能每个人拍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不过拍人,即使是同一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和状态,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出来。”Kent如是说。
  Kent是2005年9月经西藏出境去尼泊尔的。回忆起那一次的旅途,虽然当时加德满都的政局不稳,但一路都还算顺利,最辛苦的只是从日喀则到樟木那段,坐了20多个小时的车。在尼泊尔逗留了9天,Kent感觉尼泊尔是个很休闲的地方,当时9月份的西藏已经很冷,可那里却是20℃左右,海拔只有一千多米,非常舒服,太阳照在身上也很和煦,“即使在旅舍坐着喝茶、无所事事地发呆,都很棒。”
 

 


《年轮》:在加都坐车到博卡拉途中拍到的老妇人,那里上年纪的女人就会给鼻子穿上环。


  一到街上,Kent就忍不住拿他的长焦出来偷拍身边的行人,为何要偷拍呢,按他的说法,一是在不为人知的状态下被拍时会比较自然,二是怕对方发现会不高兴,骂他或问他要钱,而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不过,尼泊尔还是相对淳朴的,除了一些寺院里的苦行僧,当地人都装扮得花里胡哨,就是专门给人拍照的。”
  在尼泊尔,特别是加德满都是布满色彩的,在土红色的基调上,游客经常会发现眼前飘过一片色彩,一群尼泊尔少女擦肩而过,从头到脚包裹着大红、橘黄、鲜绿或纯白,额头眉间醒目的红色蒂卡,以及那巴格塔布寺庙中小和尚的纯净,集市中卖菜小女孩的羞涩,广场上闲坐老人们的平和,制陶老人的忙碌,还有六旬老妇人头上那鲜艳的头巾……只要用相机就能捕捉到这些生动面孔的表情,而从他们眼中、笑容中,人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得到的温柔、天真,羞涩,让人深深地为之心动。

 


《拾柴妇女》:从樟木到加都途中拍到的,那里的人挑货物都是用头系住条布然后把物件背起。


 


博卡拉市区里一间餐厅,因为这里都是外国人来得较多,西餐成了主流。在这里可以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晒着太阳来支啤酒,发呆也是一种乐趣。


 


《晒陶》 :在巴德冈广场旁有个很传统的陶瓷制造工场,迎来了很多游人参观。

 

 


《巴德冈广场》


 
 


《面具》:广场周边很多地方售卖纪念品,这些是当地的特色面具。

 

 


《玩》:加得满都的帕坦皇家广场,很多游人买上玉米撒在地上喂白鸽,一小孩走进正在就餐的白鸽群,他那纯真的笑容就是美丽的风景。



 



在博卡拉有很多单车出租,沿Phewa湖边踩一路有很多美景,这是在湖边的一间餐厅,我们还在餐厅里自己动手做了顿粤式午餐。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