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西游漫行 >> 正文
马尔代夫:蜜月胜地最惊艳的瞬间
http://www.hnta.cn 2008-11-18 来源:21CN 点击:

 
  抵达马累机场已是当地时间半夜11点多(与国内有2个小时时差)。首都马累是马尔代夫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却是全世界最小的首都之一,面积约2.5平方公里。1190个珊瑚岛组成的马尔代夫散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202个岛屿有人居住,87个岛屿是专门“一岛一世界”的旅游胜地。

  决定把蜜月安排在马尔代夫自然不单因为麦兜说的“椰林海风、水清沙幼”,更重要的是那地方不用签证,只要拥有任何一国的签证从中国出境,便能自由进出马尔代夫。对于任何一国任何阶层的旅游度假者而言,马尔代夫的消费都算不得便宜,想必没有人会产生移民的想法吧。

  抵达马累机场已是当地时间半夜11点多(与国内有2个小时时差)。首都马累是马尔代夫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却是全世界最小的首都之一,面积约2.5平方公里。出机场,迎面是一排度假酒店接待站,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法国帅哥,颇显马尔代夫度假业的国际化水准。

  初抵蜜月胜地

  1190个珊瑚岛组成的马尔代夫散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202个岛屿有人居住,87个岛屿是专门“一岛一世界”的旅游胜地。离马累近的度假酒店在机场外便有专门快艇码头,远些的则需要换乘私家水上飞机。我们的目的地瓦宾法鲁悦榕庄算是近的,大概20分钟快艇便能到达。说是快艇,可实际上已经像是艘9英尺豪华游艇了,一位当地中年男子接过我们的行李,随即递上高级酒店必备的水和毛巾。亮点是毛巾不仅仔细冰过,还散发出香甜的柠檬味,对这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国家顿生好感。

  深夜的印度洋黝黑而安静,只听到快艇轰鸣的发动机与激扬的水声。海上没有灯塔,天光不见星辰,但是并没有让人觉得压抑或恐怖,因为远处有连绵的温柔灯光,从大海深处渐次逶迤而来。其中一处灯光越来越近,深入海水的栈桥轮廓逐渐清晰,那便是我们在网上反复预习过的瓦宾法鲁悦榕庄标志了。接我们的法国帅哥告诉我们,马尔代夫正好横跨2个时区,在悦榕庄有自己的时间,比马累要快一个小时。不过,时间在马尔代夫太不重要了,我们压根就没打算调整手表,管它几点,只需知道天黑天明,肚子饿脑袋困便好。

  栈桥下,灯光映着清澈海水,栈桥上,已经又有一位笑容可亲体态丰满的马尔代夫美女迎候了,发音虽不那么好懂,可也完全知道在“Welcome”后面是我们的名字,马式服务的私人化与周到,这又是个小小细节。她还端出数码相机一台,蜜月青年如我俩自然摆出甜美状留下美好瞬间,自落地马累,似乎已得到了两百个蜜月祝福,蜜月胜地果然名不虚传。

  “Check In”无需在大堂“耐心等候”,一个大眼睛瘦男生直接领我们入住海边别墅,他将掌管我们今后几日的吃住及一切需求。他向我们演示了房内一切设备的用法,事无巨细,甚至包括如何开灯,如何关水龙头。例行公事之外,他居然偷乐着告诉我们,这里一切都不能带走,除了一个漂亮的洗漱包:“这个,这个你们能带走!”

  别墅的主体是一个圆形建筑,顶像螺蛳壳般盘旋向上,聚拢到顶尖,房间中央是一扇四角柱的大窗,拉开面海的一排门,便可躺在窗台上直对“椰林海风、水清沙幼”。外围有私家庭院,私家面海凉亭,院子里还有露天冲淋和按摩浴缸。环抱是各种葱郁的热带植物,设计感不是来自于某张大师设计的椅子,而恰是来自种种不落痕迹又融入环境的周到考虑。

  精心铺放的寝具上放着一个小海龟公仔,提醒你为保护濒危海洋生物尽一分力。酒店高管的签名信热情洋溢,而言辞间却也反复强调马国及该度假酒店对环境的重视,再四下环顾一番,除了电源插座开关,屋内屋外居然没有任何塑料制品。种种细节一方面来自于管理者的一份环保苦心,另一方面更在于马尔代夫面临的严峻环境压力。近来成为大热话题的“全球变暖”,散落在大洋中的马尔代夫首当其冲,马国的平均海拔每年以5至10毫米的速度下降,飓风、潮汐以及海平面上升等等威胁时刻环伺,更有专家悲观地预测大部分岛屿将在50年后消失在大海中。马尔代夫早在1989年便主持召开了“小国海平面上升问题会议”(Small States Conference on Sea Level Rise)的部长级会议,并在此后形成的《马累宣言》中提出了许多行动倡议。

  “椰林海风、水清沙幼”的马尔代夫一岛一酒店,是蜜月旅行的最佳选择之一

  我们安顿下行李,走到别墅前的海滩上,借着月色,也能看到幼滑雪白的沙滩,每隔十多米便有沙包垒成的短堤,应该就是防止海水冲刷。政府对环境有严格的控制。任何度假岛屿必须100%地回收处理岛上污水及垃圾。有些度假酒店甚至要求住客将塑料瓶、旧电池等自行带回家。

  多元文化的体现

  次日清早,我们的蜜月正式开场。日头已经高照,整个岛上却见不到几个住客,反而是不断碰见酒店工作人员,一见我们总是开开心心地打招呼。

  很快我们发现岛上的工作人员甚至比住客更加国际化。第一天来接我们的是法国雇员;帮我们制订潜水计划的是瑞士教练;酒吧里有华裔调酒师;以地中海菜为特色的餐厅,则是来自意大利的厨师;必体验项目Spa的接待有印尼美女,而为我们做Spa的则是泰国大嫂。马尔代夫虽然是亚洲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却又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旅游业的发达和服务业的精益求精,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更在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开放心态。

  晚饭是包含在房费内的,海边的地中海式餐厅供应丰富的自助餐。而晚饭时本地雇员们领头表演的当地歌舞“Bodu Beru”更是让我们见识了马尔代夫的多元文化。“Bodu Beru”是马尔代夫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种最流行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几乎每一个居住岛上都有一个Bodu Beru剧团。不过其实这种舞蹈却是在19世纪由非洲的奴隶引入马尔代夫的。Bodu Beru使用的乐器有三到四个鼓和多种叫不上名字的打击乐器。鼓身由掏空的椰子树木材制成,鼓面由蝠鲼(Mantaray)皮或山羊皮制成。

  我们的自助海鲜大餐正进行到关键时刻,集中火力消灭硕大又极新鲜的烧烤大明虾,一群刚刚在我们身边端茶递水的服务生,突然间都聚拢到餐厅边的沙滩上,成为“Bodu Beru”成员。先前给我们诵读酒单的服务生是领唱,五六个人组成的合唱紧随其后,同时随着鼓点击掌。歌曲进行时,鼓声一直持续,直到歌曲逐渐进入高潮部分才停下来。当节奏凸显时,他们开始随节奏翩翩起舞。节奏渐渐加快,舞者随着鼓点热烈起舞,进入如痴如醉的状态。刚来餐厅的客人,走到半途,顺道便被劫了下来,加入到拍掌和跳舞当中。离奇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也放下叉子告别大明虾,一起加入狂热的掌声中旋转着,扮着鬼脸舞蹈着。一时间,似乎整个岛都热闹起来了,法国帅哥、瑞士教练,统统加入,直如大航海时代那些避风港里燃着火堆的海盗之夜。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