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西游漫行 >> 正文
菲律宾:火山丛林 邂逅不说谎的女回教徒
http://www.hnta.cn 2008-8-28 来源:21CN 点击:

 

  很遗憾因贫富差距、宗教冲突带来的政治动荡,让人们经常误解了这个融合火山、丛林、海滨、珊瑚礁的美丽海洋岛国。此行在马尼拉短短四天长周末假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火与水的大自然力量,哦,还有那个多情的男人。

  骑马直攻塔尔火山顶

  因为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不断地推挤,火山、温泉和地震在菲国都属常见,50多个火山散布在菲国7107个岛屿中,马尼拉西南方约60多公里处就有一座活动频繁的休火山,位在塔尔湖(Taal lake)中的塔尔火山,以“世界上最小的火山”闻名于世。

  从有历史纪录的500年来,它已喷发数十次了,最近一次的爆发在1975年。

  老火山喷发后中央塌陷成塔尔火口湖及盆地,而后新火山从湖中再喷发成塔尔火山,火山中央再度塌陷出约1平方公里火口湖及火山小岛。

  这一世界级美景本来不对外开放,以往的游客只能驱车直登避暑胜地大雅台(Tagaytay)高地,站在山脊俯瞰将近新加坡一半大小的塔尔湖和对岸的火山。近年菲国政府重新规划体验式的旅游路线,让游客可先搭船横渡塔尔湖,再骑马直攻高仅海拔300米的塔尔火山顶。这个新鲜玩法便是吸引我到马尼拉的最初诱因。

  一早出发,耳机中传出Hayley Westenra清亮纯净的自然嗓音,车窗外的景色也由市区繁忙的高楼华厦、市郊拥挤的陋巷矮屋,逐渐转成越来越纯净的大色块,巴士开上高速公路后,放眼尽是绿色连绵的稻田椰林,车程两小时左右就可抵达视野辽阔的塔尔湖畔,天际但见比希腊还蓝的晴空及朵朵“肥胖”的白云,我们一行分组四五人搭上南太平洋岛屿群常见的小蜘蛛船前往火山,看似平静无波的湖面,在船夫加足马力疾驶下,迎风大浪把众人搞得像落汤鸡,半湿的我们虽然有些狼狈,但也因此精神大振!

  来到山下的马夫村落,众人骑马上路,我放松身体随着马背前伏弹跳,慢慢也抓到这匹马的前进节奏,这匹马体力不错,较平坦的山路还兴起小跑一段,让人大呼过瘾,有些马夫半路会跳上马背跟队友一起被驮上山,不过当看到这些马匹瘦弱身形时,总觉得有些不忍。

  一路风景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山中有湖,湖中有山,原先老的火山喷发完后,中央塌陷成塔尔火口湖及周围肥沃的盆地,而后新的火山从湖中再喷发成塔尔火山,塔尔火山中央再度塌陷出一个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火口湖及火山小岛,整个火口湖仿佛是女神遗忘在人间的一面镜子,镶边的红色火成岩壁冒出蒸腾热气,在金阳中摇曳的芦苇更显山顶的宁静,而这个像俄罗斯娃娃般层层叠叠的火山湖景,就这样印入记忆深处。


  百胜滩瀑布灌顶

  从马尼拉上高速公路,往东南方花大约两个半小时左右车程,可到达另一著名观光景点:百胜滩(Pagsanjan)。这个位于拉古那省(Laguna)的小镇可不在海滩边,Pagsanjan在菲律宾语是“分支”之意,因为小镇正位于两条河的分叉点上而以音译得名,当地河谷的瀑布落差约100米,以刺激紧张的泛舟活动,以及乘坐竹筏让瀑布灌顶而闻名。

  穿越瀑布之旅,沿途充满惊险刺激气氛。

  出发前,导游已交待要带全套内外换穿衣裤,因为到百胜滩没有全身湿透就不算尽兴玩过,同行友人还另备好雨衣,不过后来发现真是帮助不大。我们分成两三人一组,在渡船口搭上当地人称为“班卡”(Banca)的独木舟,船身细长,前后方各有一个划桨船夫。

  穿好救生衣坐上独木舟,先由马达小船以绳子拖拉连串的“班卡”逆流而上,沿岸水面由宽变窄,当进入浅滩后,马达船与独木舟分离,开始由划桨手以桨划行前进。两岸峭壁绿阴变化万千,时而出现水雾飞溅的一线瀑布。遇到巨石密布的浅滩急流,两个船夫便手脚并用涉水使力拉顶,让船只前进,他们不时利落地将船身推闪踹蹬,远离激流岩壁,沿途充满惊险刺激气氛。

  前一天刚下过雨,当天百胜滩水量多而急,我们无法逆流推进到河流尽头的源头瀑布,不过到中段大瀑布区时,压轴好戏提前上演了,游客可选择另外付费换搭竹筏,来一趟挑战自我的穿越瀑布之旅,坐上船夫以粗绳缓缓用力拉着的竹筏,朝着瀑布底下的洞穴前进。我们坐上竹筏后下半身全湿,还正在担心半沉入水的竹筏是否够稳固时,瀑布轰隆作响的水声已充斥在耳,来不及准备就绪,数万吨的大水由头顶冲击而下,耳边换成此起彼落的尖叫声,伸手护头的我赶紧调整成游泳时的嘴部呼吸,可是灌顶的水量猛烈到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时间完全停滞,似乎持续了1万年,船夫终于将竹筏划出瀑布正下方,还问大伙是否要再来一次,虽然有人高喊Yes! Yes!但我凄厉的No! No! 终于战胜其他声音,不过当双脚踩上稳固的岩石河岸,被水淋湿的我通体舒畅,不禁开始后悔起来。

  西班牙人建于1571年的圣地牙哥堡。

  那个多情的男人

  逛完新加坡晚晴园,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在南洋结识的红颜知己陈粹芬。而走进西班牙古城Intramuros西北海口的圣地牙哥堡(Fort Santiago),菲律宾“国父”黎刹 (Dr. Jose Rizla)的日籍红颜知己画像也引人驻足良久。

  年长孙中山五岁的黎刹(1861~1896)有华族血统,也曾在香港行医,这两个热血帅气的年轻医生,除了致力于反殖民霸权,被通缉在国外流亡时,也都有倾心的红粉知己相随,除了古堡那个画像中的日本将军之女,据说当黎刹要被西班牙殖民军枪杀前,还获准与一个纯洁美丽的英籍爱尔兰姑娘约瑟芬举行了刑场婚礼。

  西班牙人建于1571年的圣地牙哥堡,古堡水牢里曾关禁过许多反殖民当局迫害的革命分子,堡内的黎刹馆便标示黎刹1896年12月30日行刑前被拘留的地下层角落。馆内还展示这个诗人医生遗留下旳书籍、手写真迹、雕刻、油画作品,当时的家具,衣物等,还有一个房间四面墙铭刻着黎刹临刑前一天写的绝命长诗《永别了,我的祖国》,是深情真挚的不朽文学作品。

  黎刹被杀的前一年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州遭受第一次起义失败,孙中山一生虽没有统一军阀割据的中国,至少亲眼看到满清皇朝被推翻。而黎刹被以“通过写作煽动人民叛乱”罪名处死后50年,菲律宾才终于独立,所幸他并未被忘记,菲律宾人尊称他为国父,在圣地牙哥堡内走道上留下他就义前昂首缓行的铜模足迹,小学生们在户外教学时总要踩过一遍,而纪念他的市中心黎刹公园,除了固定有到访的外国政要献花,也已成为马尼拉市民、情侣黄昏散步谈心的最佳地点。

  黎刹用笔写下鼓舞人心的爱国诗篇,在最灿烂的35岁为挚爱的国家牺牲,不过这个温和的医生诗人始终不主张武力革命,提倡民主革命。马尼拉之行让我初识黎刹的多才多艺及深情,祝福菲国人民早日享有黎刹笔下那种“亲善和睦”的生活,也希望未来更多世人有幸领略这个海洋岛国的自然美景及菲律宾人的幽默乐观。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