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人、海啸、香米是我去泰国之前的最初的印象。而几天的行程下来,“风情万种”却成了我对普吉岛印象的概括。
他乡看到“小桂林”
没有去过桂林,不知道桂林什么样。但是,小学课本里对桂林山水的描述就成为我对桂林山水惟一的印象:桂林奇异的山和漓江清澈的水。而在普吉岛,有个地方叫做攀崖湾,都说它的风景与桂林的山水很相像,因此被当地的人称作“小桂林”。这个“小桂林”是在距离普吉本岛两个小时船程的地方。
四周都是岛,这里属于内海,所以波浪并不大,坐在游船上的感觉好像是坐在摇篮一样,轻轻地摇荡。船在前进,周围的海岛从我们身边轻盈地后退。大自然的造化让这里的海岛充满了变幻,有的如面包,有的如匍匐的老人……
来普吉岛之前,我也曾经出过海,也见过岛。比攀牙湾更绿的海也有,比攀牙湾更美的岛也有。但是,比攀牙湾绿的海没有这么美的岛,比这美的岛没有这么绿的海,即使有这么绿的海和秀美的岛,却没有这么蓝的天。天是蔚蓝的,而层次分明的白云刚好顶在我们的头顶上,好像随手就可以触摸到它。海风、阳光,于是有人干脆就脱了衣服在船头的甲板上享受日光浴。
当然,攀牙湾最出名的要数割喉岛。这个名字起源于007电影《割喉岛》,该片在这里拍摄。这里,处处都是奇形怪异的礁石洞。泛一叶小舟穿行于各色的岛屿、红树林、钟乳石洞之间,惬意无比。
喧嚣的芭东之夜
没有去芭东就等于没去过普吉岛。对于芭东的印象是那场海啸带给芭东的灾难。芭东海滩距离市区15公里,是普吉岛上最热闹的海滩。这个月牙型的海滩是进行各种水上活动的好地方。现在,芭东海滩出名是它的酒店、餐馆、酒吧、夜总会和咖啡厅。越是入夜越是热闹,这里是喜欢夜生活游客的天堂。
芭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壮观,主街道只有几百米长。也许,“妖艳”这个词是我能找到的最恰当的形容词了。芭东街道的两边几乎都是酒吧和夜总会,因为世界杯的缘故,酒吧坐满了看球的球迷。
辉煌的灯光倒映在湿润的地面上,这让芭东的街道显得更加璀璨。街上的游客人来人往,各种语言、各种肤色混杂在这里。于是,你的耳朵,你的眼睛淹没在花花世界中。这时,我暂时地失去辨别男女性别的能力。
闪烁的霓虹灯,涌动的音乐,我无法把眼前的芭东与海啸联系起来。这里已经见不到海啸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只是在一个在不起眼的商场的墙上,我们看到了海啸过后芭东一片狼藉的照片。
虽然,在芭东已经看不出来海啸所带来的创伤,但是,在整个普吉岛,我经常不经意之间嗅出其中的味道。在从曼谷到普吉的飞机上,能容纳300人左右的飞机只坐了四五十人;而我们住的酒店也很少看到其他游客的身影;我们下榻酒店旁边的两个酒店至今还没有正常营业。导游阿义说,现在到普吉岛的游客只有海啸前的两成左右。